彰化、南投|橫貫彰化之路:縣道148

縣道148橫貫彰化縣中部,始於王功、終於南投草屯。這一條縣道和縣道150有點類似,都是依循著海→平原→鬧區→上山→下山的模式,但縣道148比起150可是熱鬧的多了,除了溪湖、員林這兩大鎮所帶來的龐大車潮,起點王功更是目前彰化濱海旅遊線主打的王牌,而八卦山連接員林和草屯的路段,在以往台76的隧道未通時,也是兩地往來的要道。

COVER|縣道148一景


縣道148起點仍位於王功聚落內
芳苑鄉
在彰化縣長「北貢寮、南墾丁、中王功」的口號下,王功憑藉著多樣的濱海生態、蚵仔文化、著名的夕照以及一年一度的王功漁火節,在中台灣打響了名號,也把這個小漁村從原本沒落的危機中挽救出來,開啟了新的觀光扉頁。

今年七月底,我才和朋友騎著車,頂著烈日,風塵僕僕的從彰化來到王功,剛好趕上這起盛事的開場。現場飄揚的風箏,飛的好高好高,台上官員熱烈的致詞,台下各個表演團隊各個摩拳擦掌。不遠的彼方,王者之弓橋以優美的弧形駐立於側,與之輝映的,還有黑白線條分明的王功燈塔,而在海岸邊,還有一條長長的木棧道,往下一看,許多小小的和尚蟹在小小的泥洞裡鑽進鑽出,遠方也有一群人穿雨靴帶斗笠,在插滿竹竿的泥灘地上東挖西找的。

雖然趕不上看晚上的煙火秀和演唱會,白天來還是有很多像夜市一樣的攤位供人嘗鮮,邊吃邊看邊玩邊體驗,這是王功最大的吸引力,儼然是西濱一角最熱鬧的區域。

王功街頭上都是賣蚵仔類的餐廳

起點一段的縣道148
縣道148的起點就位於王功,與舊台十七線相接。王功的舊台十七線也相當熱鬧,尤其是與縣道148交接的這一帶,幾乎都是賣蚵仔小吃的店家,而家家戶戶在路邊剝蚵,也成了王功街上時常出現的景象。

前一次來王功,我是在晚上從縣道148進來的,街上濃濃的腥味是我對王功第一個印象。後來為了找王者之弓,誤入海埔新生地的小路,撞死不少吃素的蚊子。後來好不容易找到橋,已是全身草汁,但第一眼看到王者之弓的樣子,卻很難讓人忘記它的模樣。儘管橋身裝飾的燈光少,氣勢仍絲毫不減。不遠的海外,還可以看到微弱的藍色燈光,後來問了海巡人員才知道,那是海上的蚵燈,靜靜的在黑夜中醞成一片溫暖的藍色。

這就是我對王功的印象。

王功燈塔造景
沿著縣道(功湖路)離開王功熱鬧的市區,沿路有很多彰化濱海常見的矮房,路幅也是狹小的二線車道,這裡沒有台十七舊線上商家,只有純樸的鄉下氣息。路過王功國小後,左邊出現一排新式樓房,豈是看中了這裡發展的契機嗎?接著要離開王功前,還可以看到一個小巧的燈塔造景矗立在路旁,然後越過後港溪(東王功橋,76.10),就會來到台17新線的岔路口。過此路口後,縣道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過台十七線後,縣道148一路至9.5k前已經拓寬成四線車道中央有分隔島,原本的小路已經在幾年前消失無蹤(從橋樑完工的時間推測,可能是在民國91-92年間),幸好還有兩段舊線可以提醒我們這段消逝中的道路,它們分別就位於草湖和萬興兩地。

拓寬後寬闊的縣道148

至於縣道沿途的景色則是以農場為主,但這裡和縣道150又不太一樣,除了植被更密(簡直可以說是「綠意盎然」),沿路的農舍也相當多,主要是豢養鴨鵝一類的家禽,所以在路上也不時可以聞到臭味飄來,但這種情況在過了萬興之後就幾乎絕跡了。

拓寬的路段有幾個特點:第一是分隔島上的植物很密,少部份路段幾乎看不到對向車道,所以這可以充當防眩板用嗎?另外也是前段的部份,順樁方向的路燈很多都不見了,希望來日能夠改善。再來則是因為這是新拓寬的道路,有些指標是採用新式的LED標示,這在荒郊野外的縣道148上看到還真的蠻特別的(也許是我少見多怪,但似乎城市裡比較常見?),而且在橫杆上也可以看到類似太陽能板的設計。最後就是這個路段雖然已拓寬成四線道,但車流量卻是少的嚇人,我想除非王功有舉辦活動,要不然會利用縣道148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指標3公里處,草湖新舊路岔路口

過3k後開始草湖的外環道,這一段外環蓋得相當「外」,在北邊繞了好大一圈,到7k之前才接回來。而這段路上的橋樑,也多半是民國92年5月完工的,這也說明了這段路完工的時期。但我的地圖卻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畫出這一段的新線,而萬興的新線卻已經畫出來(萬興橋樑竣工時間較晚)。

草湖新舊線簡圖(紅:新線\黃:舊線)(底圖:Google Earth)

二林鎮
縣道要過二林鎮界才會接回舊線,但我們接下來還是先回到老市區看看。

鄉鎮界 ,6.5k|新湖東橋(92.5)

草湖段舊線
草湖舊線(芳苑鄉)
從3k轉進舊線的話,縣道148的舊模樣就原形畢露了。草湖是沿著縣道148發展的聚落,所以走這條路會覺得聚落還蠻大的。聚落中心位於舊線和縣道143交叉之處,再往東走縣道改名為「二溪路」,應是取二林至溪湖之意,其後還有一連串的房屋,高聳的水塔標誌了歷史陳蹟,再過一段農地後,還有一個小聚落稱東草湖,沿線是一片良田美景。

草湖比較西邊的地方設有國中,國小則在更西邊的中平(文津村)內。草湖內有不少橋樑,都是跨越排水溝,而上載的竣工年月,則多集中在民國72-73年左右,這段時間應該也是縣道148路幅成為二線的開始吧?

指標9公里處

回到正線
接回正線之後,北邊是一大片的台糖農場地(萬興農場),我們也正式來到二林鎮的範圍,沿途經過聚落只有兩個,但規模都算蠻大的,它們分別是「萬興」和「挖子」,其中萬興有外環道,挖子地區則依舊維持著二線車道路幅。

萬興外環道的部份,景觀和之前並沒有太大差別,外環道上有一座橋樑的竣工年月寫的則是92年8月,其實和草湖外環上的橋樑相去不遠(彰126往舊趙甲旁的橋樑)。

萬興段新舊線簡圖(紅:新線\黃:舊線)(底圖:Google Earth)

萬興排水
萬興舊線
萬興這個名字個人覺得還蠻有台灣味的,據說此地居民原本是居住在西北邊萬興農場的地方,但因為飛沙走石而被迫遷村。聚落內有一條萬興排水溝,應是此地良田的灌溉水源,沿岸則種植綠樹,秋季時分,樹影倒映倒也是一番美景。萬興整體的感覺比草湖又熱鬧一些,古厝、大莊院也不少,頗有自成一格之感。縣道在聚落內轉了兩轉,繼續向東的旅程。

萬興段舊線

回到正線
接回東口的正線後,縣道依然是四線車道,接著會與糖鐵交叉,隨後便縮減為二線車道,這一段二線道會一直延伸到溪湖市區之外。

左圖中建築物的位置就在糖鐵旁,照著鐵路走回去,這條路線應該是溪湖糖廠分出來的其中一條支線,這棟建築物目前看起來是廢棄的狀態,但牆上掛有門牌(舊式),還有一面板子寫著「外出,請洽:XXXXXXXX」,讓這建築物的身世看起來更撲朔迷離。

在不知道的狀況下也只好繼續前進,縣道越過柳子溝(柳子溝二號橋),便縮減成二線車道,經過一段田園後,就來到挖子。

道路縮減成2線

挖子

挖子地名不詳,但也是一處相當熱鬧的聚落,此處主要是因為彰129岔路的關係,讓交通十分繁忙,此處開始,也是縣道148車流開始激增的地方,我認為這是因為彰129是溪湖=二林的捷徑,沿途聚落也不少的關係。我當天經過這個路口,對向車道來的車子,十台有八台是往彰129彎進去的,讓我都忍不住想跑進去看看大家是不是在進香....

而此處另一個奇特景象,便是下面這張悽慘落魄的11k,竟然淪落到被人掛東掛西的處境,幾次經過,境況不改。

處境淒涼的11k

以上的9-11K路段,因道路狹小,加上「因應彰化縣中科四期二林基地及二林精機園區的發展」,已於2017年7月4日起動工拓寬,將由原本的10米拓寬至24米。這段路其實自民國90年起便有意拓寬,只是補償金等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本段拓寬完後,溪湖市區以西的路段就全線都是四線車道的路幅了。

11k過後,沿著聚落再走一段就來到舊濁水溪,這邊也是溪湖\二林的鄉鎮界,縣道以「溪湖橋」越過舊濁水溪,來到溪湖的「外四塊厝」,也就是與縣道135甲交叉的聚落。

溪湖鎮界,前方為溪湖橋


舊濁水溪\溪湖橋上
溪湖鎮
在外四塊厝這附近有一座碩果僅存的狹橋,稱「河東橋」,路幅就是很原始的二線車道,沒有機車道設計,在這個交通流量已經變大的路段還保有此等狹橋,真是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後來在網路上有查到,上述之11k+586~13k+784,包括溪湖橋、河東橋兩處,都已經列入拓寬改善計畫,未來從更前面的9.5k至溪湖,應該都是一路四線車道了吧。

註:上述路段已於2014年拓寬完成。

狹窄的河東橋(2014年已拓寬完畢)

135甲岔路預告(按:外四塊厝橋的竣工年月是民國73年11月)

沿著縣道一路繼續向東,沿途幾乎越來越難看到田園或是稻田的景觀,取而代之的是綿延不絕的新屋、老舍交替輪迴著,就這樣一路把人帶往溪湖,突然之間,路幅變開闊了,路旁一棟老房子屹立在快車道的尾端,冷眼往溪湖的方向望著,但它身上斑駁的痕跡和破碎的磚瓦,真讓人懷疑還能夠撐多久。

行經溪湖市區,路幅相對狹小
溪湖外這段四線車道是拓寬後的成果,兩旁的房屋好像還沒反應過來一下子拉開的距離,只留下房屋的斷面對望,要到14k過後,才會真正進入溪湖市區的範圍,路上人車也越來越多,感覺一片熱鬧。過西環路後,縣道又剩下兩線車道,路邊不乏老建築和古早味小吃的店面。這段路一直到台19線岔路口都是如此路幅,也因此成了溪湖鎮內一條很有味道的縣道。

二溪路於縣道135交叉後變成員鹿路,也連帶承接下原本縣道135的車流,重要性大幅提昇。此後一路至埔心、甚至員林,幾乎都是車輛的天下,成了名副其實的聯絡道路,沿途也都是房屋、工廠堆疊的景觀。

溪湖車站旁的糖鐵鐵軌遺跡
穿過台19線岔路,縣道又變成四線車道,一路通抵埔心、員林。但首先會先來到溪湖火車站之外,這裡的糖鐵鐵軌還殘留在路邊,平交道的柵欄也都還留著。現在溪湖糖廠的小火車只拿來作觀光遊園車行駛,五分車滿載甘蔗的甜蜜負荷,大概也只能從老一輩的人口裡去揣想了。

溪湖至員林交流道間有許多汽車展示館和保養場,真是佔盡地利之便。繼續走到17k後,就是員林交流道的所在位置。這個交流道聯絡溪湖、員林兩大鎮,也難怪會替這條縣道帶來這麼大的車流。此交流道雖然有規劃慢車道,但依據我在路口等了幾個紅綠燈的觀察,好像沒有機車會走....其實按理遇到車流量還算不小的交流道,機車騎士應該都會乖乖的走機車道才對,不過這也讓我想到岡山交流道,當初在那裡也是徘徊許久,直到眼見所有機車騎士都大剌剌的騎上慢車道,我也就順應潮流了。

溪湖員林間的交流道,讓往來縣道148的車流量激增

埔心鄉
即將進入埔心鄉
來到埔心鄉後景色依然沒有變化,在鄉境內有兩條舊線,分別是「舊館」與埔心市區,長度都不長。

過員林交流道後首先遇到的聚落為「頂庄」,隨後還有「芎蕉腳」、舊館、許厝等,才會到埔心,但實際上除了舊館因為舊線岔開之外,沿路其他聚落早就面目全非,我想除非是在地人或是有研究的人,這些名稱之於他們才會有意義,也才知道要從哪個岔路走出去,否則我們大概只能夠從公車站牌裡去推導了。

舊館舊線
舊館舊線
縣道148舊線經過舊館的區域不大,但因為有個彎道不利行車,因此很早就改成外環道。在舊線的彎道上有一座霖興宮,隔著彎路與戲台對望,如今改線車潮退去,小聚落也落得清淨。

路名部份,舊線一律稱員鹿路,新闢的外環(包括舊館和埔心)都稱為中正路,唯一的差異只在分段。

舊館新舊線簡圖(紅:新線。黃:舊線)(底圖:Google Earth)

回到正線
繼續煩悶的縣道之旅!路邊景色還是沒有變,不是修車廠、違建就是整排房屋,看來拓寬後已經發展許久。

不久就遇到埔心的新舊線,兩條路沒有差多遠,料想以前在規劃外環的時候就沒有設想好,要不然就是認為員林在旁虎視眈眈,埔心的發展其實有限。現在的外環道上依舊是以住宅和少數工廠為主,路幅較之前的路段要寬上一些。

埔心新舊岔路預告

埔心外環道東邊的彎道,前方22k

埔心新舊線簡圖(紅:新線。黃:舊線)
(底圖:Google Earth)
埔心舊線
從舊線進去市區的話,路幅就只有二線道。縣道途經埔心鬧區,在鄉公所、圖書館前一帶有許多小攤販和冷飲店,應該是市區中最熱鬧的地方。剛進市區時還有「忠義廟」,是彰化地區唯一的義民廟,境內有一些路名和義民都有扯上關係,像是忠義南北路、義民橋等。

埔心舊名「大埔心」,和埤頭的小埔心(合興)相對,後來大埔心改為台語近似音「坡心」,光復後又改回埔心,大抵意思都是指平原(荒地)的中心。

埔心鬧區

回到正線

新舊線接回後,縣道以「柳溝橋」越過員林大排,這裡也是縣道要上下台76線埔心交流道的出入口,雖然交流道離岔路口有一段距離,但此地交通仍然相當的繁忙。

過此路口,縣道又恢復到先前的模樣,接著經過聚落「瓦瑤厝」,地名由來如下:
相傳有張姓人氏以造瓦為業,所造之瓦為琉瓦,色艷質佳,夜晚即發光芒而成宮廷所用之琉璃瓦,造瓦之張姓祖先深怕朝官得知而受譴,乃將之毀棄,因而此地稱為瓦瑤厝。
但現在呢.....

23k,瓦瑤厝附近

縣道再過23k後不遠,就是員林鎮的範圍了。小結此縣道的西段,從充滿海味的王功,到鄉村風情的草湖、萬興,接著越向內陸,車流量越大,直至溪湖、埔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幹道。也因此縣道148在先前也有要升格成省道的說法,西段拓寬、改線已經是踏出了第一步,接著只要再把中間二線道的區域也以改線或拓寬的方式比照辦理,再銜接溪湖以東的路段,引導龐大的車流不要進入市區,縣道148也就能名正言順的成為省道。況且挖子段雖然只有二縣道,其實房屋都還離路有段距離,要稍事拓寬也許不是難事。

正式進入了員林鎮的範圍
離開埔心之後,縣道也開始進入員林鎮的範圍。穿越長長的鬧區之後,縣道就以連續的髮夾彎直上八卦山區,與縣道139相交之後,再一路髮夾彎下山,直直的往八卦山彼端的另一個鬧區--草屯前去。最後這一段路可以說是員林與草屯兩大鄉鎮間的主要聯絡道路,以往台76八卦山隧道未開通前,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如今功成身退,也演變成聚落間往來的聯絡道路,甚至是自行車手上八卦山的一條熱門路線、機車練殺彎的名點。

員林鎮
進入員林鎮之後,會先與糖鐵交叉,接著越過員林橋,不久就正式進入員林市區。剛進來碰到的一條斜岔糖鐵就是從員林車站分出來的「員西線」,先前在溪湖遇到的糖鐵岔路和這一處是同一條鐵路,之後在台一線岔路口上還可以看得到(與台一線交叉)。

從鎮界到台一線岔路口實際上沒多少距離,沿途也都是樓房住宅,路線也維持著四線車道,要一直到台一線岔路口之後,路幅才縮減為二線道,員鹿路的路名也到此為主,之後在員林市區內的路段則改稱「民生路」。

縣道148和台一線交叉的路口原本是一個大圓環

24k里程牌下還藏著一塊里程碑
台一線是個大路口,除了兩條幹道外,還多了一條斜向的岔路(但車不多),不過如此一來也讓這個路口要等很久...,交叉口設計有右轉車道,不知道是否前身是圓環,後來才拆除的?過路口後是24k,拍下面這張照片時我原本沒有注意到下面埋著的石碑,要不是看了蛋頭大的網誌我還不曉得這邊也有,回來一看照片發現竟然有拍到...真是幸運啊~

接著就要過地下道穿越縱貫線,以後員林段鐵路高架之後,這個地下道應該也可以連帶消除了吧~另外也因為市區道路狹小,前方開始的縣道148都是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但也因此給人相當熱鬧有活力的感覺。

員林鬧區
穿過地下道就來到中山路口,這條路是台一線的前身,因為市區舊路狹小不堪使用,於是就在東邊興建新的莒光路,莒光路跨過鐵路的橋叫做員林陸橋,上面的銘牌是寫民國64年12月(1975)竣工,那麼也許改線就是這段時間的事吧?

縣道148倒是一本初衷,橫過員林鬧區,和舊時的路線沒有太大的變化,而事實上這條路在日治中期據說就是員林市區發展的南界,稱作「南邊橫街」,後來市區才慢慢的往南擴張。而中山路另一邊的舊線是在地下道西口上方,目前未和本縣道直接交叉,這條路的興建是為了彌補縱貫線興建後將舊台一線分隔而出現的道路,興建時間是昭和12年(1937)以後。

員林鬧區
再來就是縣道141中正路了,中山路、中正路(舊大街)都是城鎮內最熱鬧的地方,而且菜市場就夾在141和148的路旁。岔路前有一條小單行道斜往北去,到141上的廣寧宮止,這大概是以往市街未整合之前遺留下來的產物吧,也凸顯出台灣以廟宇為地方中心的特別習慣。這間三山國王廟建於雍正13年(1735),見證了員林市街的興起,另外還有聽說左邊這塊三角地以前還有夜市,可惜現在已經沒有了。

繼續走到萬年路口,這裡是縣道在員林內唯一需要留意的轉彎處,不過該處的標示都很明顯了,只要跟著往草屯的指標走就不會錯(只是牌子有點小)。這個路口是六岔路口,若再加上縣道148馬上就要右轉的員東路口,這處的確是容易造成壅塞的大瓶頸,各條路的流量和方向也都不太一樣,通過此路口需要特別注意。

另外一個和148不太相關的小事情,如果從縣道141由南向北走,可以發現現在的分離式指標148的方向是指向南昌東路,這樣一來向西可以輾轉接到台一線,向東則可以接回六叉路口,也算是個迷你的外環。

另,此岔路口的「萬年路」還有「碳烤街」的稱呼,這條路經過綠化後已是柳樹飄揚,中間的「萬年圳」則是八堡一圳的一條支線,向北還可通到「石笱排水」,經過縣道146、144等縣道。(註:「笱」音同「狗」)

縣道148來到萬年路口後,左轉再從大樓下的道路向東而去

題外話,看到上圖這區大樓有點模擬城市的感覺...中密度發展完了,就要開始發展高密度了(誤)...大樓北界的三民東街原本也是不存在的,後來打通三民街才延伸向東,可以接到下面第四張圖的路口。

員東路上

往東山的路上

過剛剛的複雜路口之後,道路改稱員東路(員林=東山),縣道沿線也逐漸轉為住宅為主的景象,路上平靜不少。此後一路向東皆是如此,經過員東國小、浮圳社區等地,縣道又短暫的回到田野之中,但不久,馬上又到東山,一個小小上坡後,與縣道137交叉,沿路都是小小熱鬧的景象。

東山街頭
東山和同是八卦山路口的內灣(縣150岔路)很像,雖然主要聚落都沿縱向分佈,但主要商業活動都是集中在橫向縣道,這也顯示出儘管有八卦山擋路,彰化一線和南投縣的往來還是相當的密切,也造就了這些幹道上的聚落的熱絡情景。

東山這裡也是許多自行車道的起點,據說上圖鎮興廟外的這處岔路(右轉),就可以通往某員林車隊的私房路線,至於是否能夠直抵八卦山上,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東山這裡的兩處縣道岔路口在尖峰時刻算是車流量蠻大的路口,轉彎或行車也要特別小心。

縣道148開始爬坡越過八卦台地
和縣道137分道揚鑣後,縣道148改稱「員草路」,從這裡開始便一路上山,坡度雖然不是非常陡,但彎道相當多。起頭一段的右手邊似乎是一塊小小的工業區,再往更高一點的地方回望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途中還會經過第二公墓,再往上爬則是一連串的髮夾彎,一個接著一個的沿著山勢上爬,不少地方還是眺望員林及高鐵穿山的好點(或是看夕陽也不錯),唯一可惜的是路邊的空間不足,所以基本上是不會有人在這看風景的....

由於髮夾彎眾多,轉彎半徑也頗大,時常看到機車騎士呼嘯而過都宛如賽車選手一般,車身斜到不能再斜,著實叫人捏一把冷汗!要換做是我應該早就犁田去了吧...

半山腰的展望

八卦山路段彎道多,可望高鐵
芬園鄉
在一處可以眺望高鐵的山坡上,就來到芬園鄉界牌的設置地點。這裡要賞高鐵沒問題,但要拍高鐵可能就得自己橋好位置了,因為在高鐵上方的路段都圍起了鐵絲網,兩邊的樹林也蠻多的。

繼續往上的景色亦同,縣道148在八卦山上的路線都是穿過樹林地帶,極少有人為大規模的開發,最多就是東段的附近有一些山坡上的果園,這一點和同是翻山越嶺的縣道150來比較就差了許多,原因從地形圖上不難看出,這一帶的侵蝕溝發展旺盛,幾乎呈現一坑一山的排列,看起來就像胃腸上的皺摺,而縣道也沿著這些皺摺上山,最後來到下樟空,接上卦頂公路縣道139。

過下樟空路口後直走轉個彎,竟然還會出現短暫的上坡,接著才會開始下坡的路段,這種看得到遠方路面卻看不到下坡的路,讓我在猜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破背」?接下來下坡路上則不斷出現急彎減速的字樣,同時也是以很多髮夾彎下殺,可算是148的特色之一。而另一個「特色」則是過芬園鄉界後,路上的整數里程牌很多都不見了,像是30、31、33這三塊就不見蹤影。

下山路漫漫,沿途空氣陰涼,景色單調且無聚落,只有一些小小的產業道路可以通到山上,而這一段的幾個髮夾彎,也都成為驍勇的機車騎士們練殺彎的好場所。不過這個路段偶爾也會看到巴士和砂石仔出沒,車速也都蠻快的(當然是下坡才快..),建議車友還是小心慢行比較好。

爬上頂點,正是139縣道的交叉路口

下坡路段多急彎,為148縣道和其他跨越八卦山公路較不同的地方

34.5k後道路變成長下坡,八卦山上的路段也遂告終,看到35k時,幾乎就已經回到平原上了,路邊則出現小型農場和工廠,但數量也都不多。其中35k前還有一塊舊式的里程石碑,路過時也不妨來探望它吧。

長下坡路段
下山後來到「溪頭」,這裡也就是縣道144以前在里程牌上掛的地名,實在容易令人誤會。這邊只是個僻靜的小村落,甚至只要再到前面一點的台14丁岔路口,又是另一個叫做「山仔腳」的聚落。這兩個地名都很容易理解,一個是因為在貓羅溪引水口附近,一個則是因為位於八卦山的山坡下,山仔腳屬於溪頭村,這裡都還是彰化縣的範圍。

員草路就到這裡為止,過路口後開始是「碧山路」,並以溪頭橋跨越貓羅溪到達南投縣境內。貓羅溪其實水量有時還蠻大的,不時還可以看到有人在河裡面釣魚。

在橋上就可以看到南投縣界的標誌,接下來也就是本縣道的最後一站:草屯鎮了。

溪頭,前方台14丁線岔路

溪頭橋
南投縣草屯鎮
來到草屯鎮第一個就碰到二高從上方橫過,往右看遠方就是中興交流道和八卦山隧道東口的斜張橋,可算是這裡的地標了吧!穿過橋下來到聚落「月眉厝」,這裡最明顯的就是廟旁邊的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據說以往水災還曾救過不少人的性命呢!至於月眉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此地位於貓羅溪曲流的凸岸,看起來就如一彎新月,但此地地勢低窪,易生洪水。

聚落一直延伸到台14乙前,過該路口後縣道會再過「義成橋」(民69.5),再過去出現了一個短上坡,就是這個地方讓我覺得之前月眉厝的位置有點像河階地,地勢比草屯低上許多,也難怪以前常生洪水了。

月眉

通往草屯的路上
上坡後是一連串--真的是一連串的聚落,從衛星圖上看來聚落的分佈幾乎都是沿縣道發展,由西至東分別有南北投埔、碧峰、北投埔等,但聚落外都是青蔥的稻田,雖然說偶爾路旁也是會出現稻田,但一路至草屯幾乎都是房屋綿延的景象,也可看出這條路在草屯的重要性了。另外一個特別的長條形聚落是復興路上的長街,據蛋頭大的網誌所述,這邊以前是日本時代的機場跑道,現在從衛星圖上看起來真的是相當奇妙...。

39k後會有新舊線岔路,舊線相當的狹小,且因為兩旁都是住宅,車輛都停在路邊讓道路更形狹窄。舊線亦稱碧山路,而現在走的這條新外環則稱碧山南路,直通草屯市區,縣道穿過台三線岔路後也正式進入草屯市區了, 終點就在草溪路上,而舊線也從左手邊匯入同樣的地點。

前方即是草屯市區熱鬧的街區了,筆者對草屯並不是很熟,但幾次經過都覺得相當熱鬧,尤其街上的攤販相當的多,每次經過都很想要停下來大快朵頤一番XD,但這也許要仰賴在地人的推薦了。

原縣道148終點

相信有看過蛋頭網誌的人,應該都知道為什麼縣道148的終點為什麼會設置在這麼奇怪的地方吧?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前方與右方草溪路正是以前台3丙線的舊線,在現在台三甲和碧山路的路口處還留著台三丙起點的石碑,足以見證這段歷史。

:縣道148於草屯的這段「闌尾」,已於民國九十九年五月底遭到截短,目前的終點座落於台三線交叉路口前,里程縮減為39.4公里。

謎樣的舊線
但縣道148還有另一個謎團,也是從蛋頭大網誌看到的:在投6線的5k上發現148的石碑,里程是53k,另一處是62k,地點在投17線上(連結)。但就算把148沿現有路線向投6延伸,發現石碑的地方里程也不會到53,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以前走法不同,或是舊線更繞。而由里程碑的樣式來看,縣道148走此路線應該是相當久之前的事了,目前所知早期的縣道148路線,即民國66年省府公報上刊載的草屯~土城段改編鄉道一事,才知道縣道148也許曾經是王功~土城(?),然更久之前如何走法,暫且不得而知。

回顧148東段主要範圍,從員林到草屯,這兩大鄉鎮的直接連結就是縣道148了。以八卦山為界,兩個鎮都發展的有聲有色,分庭抗禮,雖然台76線開闢讓148的少了許多車流,不過隨著八卦山的轉型,縣道148也在蛻變中,就算沒有風光明媚的茶園和田中森林公園的名聲,但這裡依舊是上山的捷徑,少了車子,自行車更可以自在的來這裡騎乘,這也何嘗不是項好處。

 路線沿革 
  • 民國50年,148線可能為「王功~中寮」,里程至少有62公里以上(根據上述石碑推測)。
  • 民國52年公報資料,縣道148線為「王功~土城」,里程46.880公里,終點位於台14線25k+605。
  • 民國65年公報資料,縣道148線為「王功~草屯」,里程39.880公里。此後路線無變動。
  • 民國99年5月,終點縮短至台三線路口,路線名未變動,100年里程為39.849公里。
 拍攝日期 
2008年9月24日
 完成日期 
2008年10月19日
 拓寬筆記 

  • 本線11k+586~13k+784約於2014年拓寬完畢。
  • 本線9-11K處自2017年7月4日動工拓寬,由10米拓寬為24米。

 相關路線 
台17線、縣道143縣道135甲縣道135、台19線、縣道144、台1線、縣道141縣道137縣道139、台14丁線、台3線。
 相關景點 
暫無
 相關連結 
暫無

留言

  1. 終於在我入伍前看到了這一條文章,一方面是想看看你對這條148的文字詮釋和我有何相異之處,另一方面還是很期待你打這一條道路,第一次經過河東橋時真的嚇一跳,怎麼還會有這麼狹窄的橋;另外一方面員林以西是我路拍才去的路段,原來148的現況不是印象中整條都是2車道(因為從員林到草屯都是這樣),從9.5km到王功之前的寬闊大道還以為走錯路了><

    最後還是期待你把148完整的呈現給大家....

    回覆刪除
  2. 我想這條路,感覺不會差太多啦!我對普通車流量高的路都不知道要寫什麼,而溪湖至員林這一段剛好就是這類型的,也沒什麼太大的特色。9.5k那段的確算是異數,不過習慣也就好了 XD

    至於下篇,我想還是要倚重您的描述吧!畢竟還是在地人最猛阿!

    回覆刪除
  3. 其實溪湖橋也是近十年才拓寬的
    不過拓寬完還是不成四線道 真是...
    在拓寬之前 就是正好兩線道的寬度而已
    跟河東橋一樣 傷腦筋
    以前搭員客經過時常常塞車塞得不像話

    回覆刪除
  4. (忘了注意溪湖橋竣工年月..)其實溪湖橋寬度還蠻寬的,不曉得為什麼要把兩邊都劃上斜線,也許是要等兩邊都拓寬成四線道才改掉,還是安全上的考量?

    回覆刪除
  5. 溪湖橋應該是預留寬度,才會畫上斜線~~
    舊濁水溪那張拍的很漂亮,溪水映著白雲,有種農業時代的感覺XD

    回覆刪除
  6. 縣148以溪湖為界的話~以東和以西的車流量真的差很多~以西一直到王功,尤其是萬興以西路段,真是荒涼無比,人煙稀少,騎車大可暢快地騎在中間XD,越到海邊吹來的風還可以聞到一點鹹味~而溪湖以東路段則是汽機車爭道,在車流量大的路段的確不好路拍,有時候橋好鏡頭要按下快門時,突然一輛機車跑進鏡頭內...或是就定位拍照時,後面要靠邊的汽車冷不防地來幾聲喇叭...實在不好搞定XD

    回覆刪除
  7. to icefish:謝謝您對溪湖橋寬度的答覆和讚美!
    to davidhit:兩段車流量的確是差很多,不過路拍到現在也練就了一邊騎一邊拍的方法(反手拍,騎車速度慢但不用停),只是糊的機率會變大,這在車子多的地方蠻好用的,也不會很危險。唯一的缺點是這樣下來照片越拍越多,整理反而變成大麻煩..

    回覆刪除
  8. 很久以前系學會迎新宿營,主辦人發瘋選在清水岩,當時沒有台74甲也沒有台76,只能騎機車從台中噴到清水岩,來來回回大概4-5次,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縣道148橫貫八卦山這一段了,之後好幾沒再走這條路,現在高鐵穿越後,感覺景色變了好多....

    回覆刪除
  9. 哈哈 跑到清水岩也太遠了一點吧!至於您說的,還頗有物換星移之感啊,誰都不知道十年後台灣的地表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了...

    回覆刪除
  10. 員林鎮內的148線的路名 挺有意思的
    員鹿路>中山路>民生路>育英路>員東路>山腳路>員草路
    其中 中山路指的就是地下道西邊最底下開始 到東口為止
    育英路就是六岔路口先左轉再右轉那一小段
    山腳路就是跟137線共線那一小段
    除了育英路之外 路線看起來都像直通
    卻被舊台1線和137線用路名來阻隔了..

    回覆刪除
  11. 這點的確很有意思,我倒是沒注意到中山路和山腳路那一段的路名,這種情況也許也反映出過去員林主要以南北向道路為主、東西向道路較不足的情況?

    回覆刪除
  12. 一直以來 148線都是中部彰化連接草屯的很重要道路
    也就是說 員林東西向的交通就靠這條路 所以有其連貫性
    除了二林鎮萬興 員林鎮員林公園以外
    這是因為日據後期都市計劃後
    萬興公學校設校以及員林公園設立才變得如此
    都市計劃後讓舊台1線變成不連貫
    以及原本的137線就是不連貫狀態
    才會藉由路名的連續讓南北向的交通得以補足連貫性
    而反而讓鎮內148線的路名不連續 如此而已

    回覆刪除
  13. 原來有這一層演變的關係,多謝J大的解說!

    回覆刪除
  14. 原來148在員林的路名居然有這麼多,本人當時po網誌時並沒有好好的呈現上來,當時在踏查時就覺得員林段的路好亂,而且還走到別條路去。148員林~草屯這一段對我而言相當有親切感,兩個大鎮各有千秋,過去常常往返這兩個地方。

    最後一張的終點牌至少有13年歷史了,乖乖的立在草屯農會旁,我從國中就看它看到現在!至於之前在投6發現到的148石碑53km,到現在也是一個謎。

    八卦山段是個風光明媚的地方,但過去有被卡車嚇到的陰影在..........

    回覆刪除
  15. 蛋頭大是在東張西望好風景嗎 XD 我想也是因為牌子設的太小了才會造成迷路吧~ 148有時真的會有大車跑得很快,我經過都是禮讓先行,要不然真的很危險。出門在外一切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回覆刪除
  16. 台一線那個路口我十年前經過時就不是圓環了

    回覆刪除
  17. 是喔..其實我也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圓環,只是猜測而已。

    回覆刪除
  18. 無意中回來看舊文,看來上下兩篇有重整過了,不過下篇少了最後一段舊線圖還要去相簿才找到。

    不知道前陣子你有看到我貼在邦上的紀錄文,那個神奇的62k把它補上本文吧,至於里程數會那麼高真的還是個謎,無人可解..........

    回覆刪除
  19. 其實沒重整過阿 哈哈~舊線會補上,感謝提醒。
    至於你之前貼的62k那篇我有讀過,我也無法理解這條路為何會拖這麼長,因為現在看到最長的路線也是止於土城而已。但我看過你畫得路線圖,再對照堡圖,覺得還蠻有可能的喔~

    回覆刪除
  20. 員林莒光路員鹿路口20年前有個小圓環倒是沒錯啦 :)
    那個年代最流行的國際獅子會獅子鐘 在各大路口都會出現

    回覆刪除
  21. 埔心/員林交界的糖鐵已經變成自行車道了!特此通知。其他都跟你記錄的大同小異;另外終點牌只剩下桿子以外,對照你的照片,當時的樹還沒長的很高,現在已經跟終點牌一樣高了,時間過的真快。

    回覆刪除
  22. 這一篇拍照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一年八個月了,聽你這麼一說才覺得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有種莫名的哀傷阿...

    回覆刪除
  23. 第一代石碑真的是一個迷耶!
    之後雖然陸續有被發現55&56K
    但是位置相差2.4公里!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一代的路線真的是難解,如果有公報就好了,不過當作一個謎題也是很有美感(誤)

      刪除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