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溪湖|縣道135

道135從和美到溪湖,全線主要為二線道設計,部份路段為四線道。從和美到鹿港,再往南經過埔鹽到溪湖,全長21.7公里。其中和美到鹿港稱鹿和路,鹿港至溪湖稱員鹿路,後者也就是往昔日據時期員林鹿港指定道路的一部分。縣道135似乎從有編號以來就沒有太多變化,除了幾個路段的線型改善外,大都維持著現今的狀態,同時也是和美、鹿港以及溪湖三處很重要的聯絡道路。

縣道135起點,位於和美市區的舊縣道134上

MAP|縣道135路線圖

  和美鎮  

起頭一小段的縣道在和美的市區前進,稱中山路。從下圖不難看出來附近就是熱鬧的菜市場,圖中直行路段為中山路,在這裡縣道135需右轉中正路。

右邊還有一塊舊式的方向指示牌,照片沒拍到的地方,也就是我身後,還立著一塊新的方向指示牌,不過那一塊指示牌上的方向標註是『西』,可能是因為鹿港也比較偏西吧。

和美的中正/中山岔路口,縣道在此右轉

接著走過中正路一個街區後,就來到鹿和路的起點,在這裡當然就左轉,讓135更『名符其實』一點。

鹿和路起點,下一個路口是縣道138,同樣是菜市場

和美市區這段還在菜市場的勢力範圍下,要過了縣道138岔路後路才會開闊一點,當天拍攝是早上十點多,這裡頭還是頗熱鬧的。

0.5k,前方縣道134岔路

過134岔路後,道路變成四線車道無分隔島,以容納日漸龐大的車流量。而這個岔路口最顯眼的,當然就是在134/135路口的和美鎮公所,以及135上的『鹿和陸橋』。

和美鎮公所

1k,和美

這四線道的路寬沒有維持太久,經過和美實驗學校後,來到番雅溝前,道路就縮減成二線車道+機車道,此後一路延伸至鹿港外皆為如此。沿途除小型聚落外,多為工廠或小塊的田野,這也是彰北很典型的景觀。

進入番雅溝前,前方路幅縮減成二線

2k,沿途工廠林立

現在的縣道135是經拓寬後的模樣,不曉得以往的路寬有多大?

 鹿港鎮  

鹿港鎮界

進入鹿港鎮的第一個聚落稱埤頭,歸頂番里管轄,再前行不遠就會到達上次與139甲交會的地方,頂番婆。

頂番婆,139甲縣道岔路

現在的135過頂番婆是走新橋人和橋,如果看過還沒更新的衛星圖,就會發現這座新橋還沒蓋好的時候,135需右轉與139甲共線,再左轉走現在的舊橋(也稱人和橋)過洋子厝溪。只是當初設計路的時候,不曉得為什麼不讓道路線型順一點,還要拐彎走舊橋,後來才蓋這座新橋,並於2006年6月1日完工通車。

網路上查到:(因為只有Google網頁存檔,所以原文照錄)
人和橋總長約54公尺,寬15公尺,兩端引道長度總計約兩百公尺。人和橋原本因年久失修,加上道路彎曲,車輛在橋上行駛很不方便,後來由彰化縣政府辦理用地取得作業,鹿港鎮公所配合地上物查估,2003年7月28日開工拓寬整修,列為彰化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中央補助3700萬元,縣政府負擔配合款600萬元,總工程費4300萬元。

新的人和橋

縣道139甲(兩旁)與舊135(直行)岔路口,前方為舊人和橋

139甲與135的共線段(東向)

新橋上看舊橋

再打開1940年的航照圖,會看到更不可思議的畫面。舊人和橋的位置也是新的,更早橋的位置可見下圖。

如果再看19XX年堡圖,會看到現在的洋子厝溪,以前叫做草港圳,而那座舊橋叫做『長洋橋』。

至於手上這本日治時期堡圖,測繪時間是大正15年(1926),上面甚至連橋都沒有,只有一旁的輕便鐵道而已。

MAP|頂番婆舊航照圖

 離開頂番婆後,踏上繼續前往鹿港的路。

沿途有不少地名還蠻有趣的,像是廖厝、澎湖厝、學子、施厝寮等等,像是各據地盤一樣,用名字、故鄉來劃分勢力。

鹿港東北邊還有一個有趣的地名,叫做脫褲庄。以往鹿港的港口位於北邊的舊港,後來港口淤積,就南遷至鹿港街,居民要跨越舊港的淤溝仍需涉水,所要先把褲子脫下放在頭上涉水,故名。

南橋(過人和橋後)

4k,南橋外

聚落間的工廠

「東廖」附近

5K,旗營

6k,澎湖厝前(遠方閃黃燈處)

學子橋

港後橋

其實一路過來看到許多小橋樑,上面竣工日期都是寫90年12月14日,可推測最近一次拓寬應該就是這個時間了。

穿過這一系列的聚落後,走過港後橋,縣道135來到鹿港市區外圍,道路又成了四線車道。好笑的是這段四線車道同樣也沒有持續太久,在中正路的岔路口前就停了下來,原因呢,當然是因為前方就是熱鬧的鹿港市區了!

路幅變成四線,港後橋後不遠



鹿港中正路岔路口,前方135進入鹿港市區,改稱民權路

進入鹿港市區,那種鹿港小鎮鬧哄哄的感覺馬上就可以感覺得到。不知是路變小還是人變多,反正鹿港就是該這麼熱鬧!

至於縣道135的路線,說起來也是一番波折。話說我在民權/復興路口看到下面這塊路牌,喜出望外,但以為是舊的,結果拍完就繼續往前走,走到142起點,走到鹿港老街,走進菜市場,繞半天還是沒看到135的牌子。原本以為大概是市區所以牌子不見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就這樣繞到11K(都過員林大排了),才想起來那塊舊路牌。所以只好折回來,往這復興路上一探,才發現原來這真的是135的路線。

只是...那右半邊的舊台17線呢,真好奇以前是怎麼走鹿港市區的。

民權/復興路口的路牌

民權/復興路口,縣道135在此左轉

前方岔路142,這分離式路牌看得出一點端倪

10K,復興路上,前方紅綠燈縣道142岔路

與縣道142的共線段,前方紅綠燈左轉青雲路

走過復興路,縣道135右轉與142共線一小段,旋即左轉青雲路離開鹿港市區。這一段路線許多地圖上都畫錯了,畫成135直走民權路,到中山路(142起點)後左轉與142共線,再右轉青雲路。也許這是舊線吧?但民權復興路口那塊舊路牌又讓這種說法很可疑...

文武廟,位於135/142岔路口

縣道135沿著青雲路繞出鹿港市區,接著就來到與員林大排道路相交的路口。橋稱福鹿橋,過了河之後便是福興鄉,135也改稱員鹿路。

1940年的航照圖上員林大排水溝已經出現了,不過135過河的路型和現在不太一樣。
更早一點的堡圖上這附近則是畫上『鹿港溪』只是這條溪現在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福興鄉  

縣道135與員林大排道路交叉

MAP|1940年的航照圖,鹿港鎮

縣道135在福興鄉和溪湖鎮內全線都是二線車道,不玩突變4線的遊戲了。

第一個碰到的村落是西勢,接下來是同安寮、菜園角,那裡以前似乎是個蠻大的聚落,附近也是現在縣道144的起點。

西勢村

前方為同安寮

12k,同安寮外

過同安寮後會看到旁邊有一條正在施工的路,往西邊延伸(更正成西邊),旁邊的告示牌上寫的是福興的南外環道工程(第一期),也是彰化生活圈道路之一,預計98年2月完工。

前行不遠會碰到縣道144的岔路口,縣道144也是條小而美的縣道,全長不過十來公里而已。過這個岔路口後就是13k,也就快要進入埔鹽鄉了。

縣道144岔路口,社尾。後方為菜園角

13k,過144岔路口不遠

 埔鹽鄉 
 

進入埔鹽鄉,這附近一帶叫盧厝

盧厝,前方紅燈右轉為縣道135甲起點

過135甲岔路後的彎道上,座落著一座看起來殘破不堪的三合院,而且前方還立著疑似解說牌的東西,不知是何緣故落到今天這個樣子。

14k前路旁已經荒廢的古厝

這板子看起來有點像導覽牌

繼續往南行,這一段135線的工廠明顯變少了,主要仍是以聚落為主的型態,散佈在縣道與幾個重要的路口上,像是大有就是一個重要的路口,往南的彰39鄉道是往二林的捷徑。大有這裡還有一條小巷子叫做「快速路」,推測可以向北越過員林大排接到縣道144。

14k,下庄子外

下庄子與大有之間

大有

大有原本的地名有很多,漢人入墾後希望這個村落能夠更大更富有,於是取名大有。因為位於台灣溝南側(即鹿港溪)有舟楫之便,所以開發較早。

台19線上也有個叫台灣溝的地名,沒想到就是這條鹿港溪(現在應該是變成員林大排了)

離 開大有後,路旁的工廠又回來了,不過位置都相當分散,路旁的視野變得比較開闊,田野也多了起來。後來路上的好修(火燒庄)算是比較大型的聚落,這裡的地名 來由,我原本以為又是一個取豐收之意的地名,沒想到在埔鹽鄉公所的網頁上看到的說法,卻是此地曾經真的遇過大火,後來才改名好修。不過火燒庄的名字,似乎比好修還要有名。

16k,好修(回望)

埔鹽鄉農會。埔鹽村

離開好修村續行埔鹽,埔鹽這裡分成東西兩部份,中間靠彰44連結(中正路),另一個較熱鬧的埔鹽在台19線上,可是鄉公所、農會等重要機構卻都設在這裡。我經過的時候路上冷冷清清,只有幾個學生騎著腳踏車來路旁的小店吃麵而已。

埔鹽最近好像很風行騎腳踏車,也有舉辦騎車遊埔鹽的活動,而且環鄉自行車道也已經設置完成,這裡風景雖稱不上特別秀麗,但田野與農村的風情、還有傳統產業體驗等等賣點,都是值得到埔鹽一行的原因。

埔鹽,紅綠燈口為中正路(逆樁拍攝)

17k,埔鹽南邊,有里程碑耶!

離開埔鹽後,沿途民居明顯變少,兩旁大多是稻田和偶爾夾雜的工廠,要到溪湖鎮前的角樹才會看到民居。

18k,角樹前

過長萬橋後就進入溪湖鎮,甫進轄區就是第一個聚落,稱為山寮,當時這裡也不知道在埋設什麼管線,兩旁都挖的爛爛的。

 溪湖鎮  

溪湖鎮,前方為「山寮」

山寮後是頂寮(西寮),進聚落前有一座頂寮橋,上面的竣工日期卻寫74年10月,看來縣道135未拓寬的樣子,和這裡的應該就差不多了。

20k,頂寮橋

頂寮南邊的一處彎道

再來,就是此行的終點,溪湖市區了。

溪湖市區外圍,右方為太平街

也許是以把人帶到市區了,所以沿途的里程牌都沒看到,幾條看起來很像的岔路也都沒標示,遇到縣道也沒有分離式指標,倒是終點牌還好好的...

溪湖市區,路口為縣道146起點(左方)

福安宮(146/135路口)

縣道135經過的溪湖只有在最後一段比較熱鬧,但其實溪湖比較繁榮的地方都在148和舊的台19線上了,所以135上也許感受不太到溪湖的繁榮。不過溪湖鎮公所可就是座落在135旁邊而已,這種建築物獨特的配色,我想各位經過時絕對不會錯過的。

溪湖鎮公所



最後縣道135來到終點,接縣道148,長21.7公里。

終點,接縣道148

縣道135的員鹿路到這裡結束,剩下一段員林至溪湖的員鹿路就交給148去走,至於右轉的話,變成二溪路,也就是二林至溪湖的意思。比較好笑的是,如果往回看,會看到135往「東」的牌子,可是...往鹿港的方向是西北,怎麼也不會變成東,出這紕漏可真是要不得。

135終點前回望。嗯...向東

一面舊式的里程牌

路線沿革》
民國50年|縣道135為「塗厝厝-潮興」,里程41.620公里。
民國65年|縣道135為「和美-溪湖」,里程21.683公里,終點縮減至今日路線。往後僅里程有變化,路線未作大幅調整。

拍攝日期》2008年5月3日
相關路線》縣道135甲縣道138縣道134縣道139甲縣道142縣道144縣道146縣道148

相關景點》鹿港車站
相關連結》暫無

留言

  1. 鹿和路還沒有拓寬之前,大概就是少了兩邊機車道的寬度。鹿港溪現在只是復興南路旁的一條小水溝而已,google map上面標名是舊港溪。員林大排在鹿港鎮上都是稱為福鹿溪呢,一下子看到員林大排還真不太習慣。看到頂番婆真是感動啊!感謝您的紀錄。(我是頂番婆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十分感謝在地人提供的訊息!! 這篇好久了啊 (遠目)

      刪除
  2. 那根135&台17牌被換掉了QQ...我還沒去拍照的說...

    回覆刪除
    回覆
    1. 縣道135都大改線了,但好像這塊換牌已經有一陣子了喔~

      刪除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