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大村|縣道146

繼縣道144後,橫在南邊的縣道146也要登場了。這條縣道也是標準的農村線,行經溪湖、埔心、大村等鄉鎮,沿途風景個人以為大村境內勝出,道路全長計12.7公里,但起終點牌一律從缺,和144真是命運大不同...

[路線更新]
本線於2017年11月3日公告原縣道146起點延伸,將原縣道135線10K+625至21K+341路段及西環路(銜接原146線起點)併入縣道146線。長鏈10.735公里。(長鏈的意思就是不會改里程牌啦)

135線與大溪路交叉口,溪湖鎮(左右兩側為縣道135)

縣道146地圖

 溪湖鎮  

溪湖市區內的岔路(舊台19線、台19線),很好奇指示牌上怎麼沒標上146 大村?

過去我一直以為縣道146的起點位於縣道135上,但其實146線的起點一直都在台19線上,也就是溪湖鎮的彰水路及大溪路口。後來因應台19改道外環,146線的起點也跟著改到外環道上,目前的0公里起點牌就落在東環路和大溪路口。不過在我拍攝當時,起點牌及0k牌皆從缺,僅有一面方向指示牌,悄悄地躲在一旁的商家邊。縣道146在溪湖市區中的路線不長,從台19線舊線彰水路開始,經過東環路不久,過兩處紅綠燈後就差不多離開溪湖了。前段的縣道146稱為大溪路,即取村至湖之意。全線除溪湖市區內為四線道外,其餘皆為二線車道配置。

台19線岔路

取左道,直行為舊路

溪湖市區

1k旁

事實上縣道146的里程牌放置的位置很怪,如果起點真的是從135上算起的話,我稍微在Google Earth上算了一下,1k的位置不應該在上圖這裡,而是應該在溪湖高中和自來水廠的附近,而上圖1k的位置已經過了中湖橋,後面的2、3、4k位置也都差了一點點,但是3.5k位置卻沒有錯,實在非常詭異 XD

下圖這處其實不能算是什麼聚落,只是北邊附近有個叫做車橋頭的地方,乃是因為日治時代糖廠鋪設的五分車車道經過中湖橋所致,雖然鐵道與146共行橋樑,但隨後就往北至「打廉」,所以146和鐵道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再往前一點則會抵達三塊厝,這裡有另外兩條鄉道交叉,聚落頗大,以前在堡圖上就有三塊厝大字,頂三塊厝及下三塊厝小字。另有查到此地中山里舊稱「荷婆崙仔」,且當地有一廟宇叫做「荷婆崙霖肇宮」,據說是彰化最早的三山國王廟,已有四百多年歷史。附近亦有一座中山蓮花池,可略探此地之舊名。

車橋頭附近

三塊厝

三塊厝

2K旁,三塊厝外

以上從溪湖至三塊厝的路段,在堡圖中是以府縣道存在,過三塊厝後路幅變成村町道,可見三塊厝這個聚落在當時的重要性,但如今道路反而是在舊聚落的位置最窄,一出聚落路幅便寬敞一些。離開三塊厝不久,縣道便要越過國道一號,來到溪湖鎮的邊緣,一處稱為竹圍的地方。竹圍與埔心鄉的梧鳳僅一溝之隔,中間以縣道146相接,橋名為「第一梧鳳橋」,橋下原本是鹿港溪的舊道,如今是八堡二圳東溝,也是員林大排的一條支線。

彰48岔路口,前方高架越過高速公路

3k,下橋路段

竹圍 (前方為竹福路岔路)

 埔心鄉  

過橋後即為埔心鄉的範圍。此地梧鳳之名的由來,是因為據說當地以前有許多梧桐樹,加上鳳凰鳥群棲息於上,才有了這麼美的地名。現在這裡是個純樸的小村莊,當時拍照有一位騎腳踏車的阿婆還笑著向我打招呼,讓我印象非常好 XD

3.5k,梧鳳,第一梧鳳橋旁

4k,與台76交叉

縣道146在梧鳳村內折而向北,轉了個彎後來到台76的交叉口。這裡台76剛好有個大轉彎,弧線之美加上台76特有的設計,應該也是另一處拍路的好點吧!

台76線的轉彎

橋面上(第二梧鳳橋)

過橋後路段

上圖前方稱為菜寮,是過橋後的第一個聚落,屬埤腳村。再過0.5k就會到埤腳社區。埤腳舊稱坡腳,亦有一稱埤霞,但如今埤霞比較偏南,靠近台76線上,該地以前也以「湳底」為名,而霞字由來是取祖籍地,埤則是因為村莊東北方舊有一條埤圳之故。

另外這裡的路分佈也頗特別,縣道146在埤腳的北方另有一條彰51平行,且距離相當近,但彰51沿線的聚落稱為港後,是大村鄉的範圍,但以往港後是屬埤霞庄管轄的範圍內。

4.5k

5k,埤腳

埤腳社區

5-6k路段

 大村鄉  

以上離開埤腳的路段,沿途皆植有路樹,道路右側還有一小排水溝隨行至四岔路口,兩旁則是稻田,真是十足的農村風情。隨後行至四岔路口,也就正式進入大村鄉的新興村。新興之名是因為這裡是比較晚興起的聚落,原本這裡屬於比較南邊的小三角潭管轄,但因為交岔路口附近是交通要地,且設有五通宮,聚落因而興起。

新興(左方大溪路、前方二抱路、右方五通北路)

新興,五通宮

新興外

離開新興後,又恢復成十足的農村景緻。但是既然來到大村鄉,怎麼可能會少的了葡萄呢?所以沿途除了標準的農田景觀外,還有不少的葡萄園,等著過路客停下來嘗鮮~而且大村鄉的縣道146可以說是沿線景觀做的比較好的路段,行走其間真的十分愜意舒暢。

6.5k



進入大村鄉果然就看到葡萄

貢旗

貢旗乃是一南北長條形的村落,但聚落皆不在縣道上,而是沿著一旁與縣道平行的貢旗一、二巷發展,可分為北、中、南以及西貢旗四個部份。貢旗名稱的由來,簡單說就是以前村落有兩兄弟賴步雲、賴登雲同時考上武舉人,舊宅豎有旗幟,所以稱為貢旗。如今貢旗村內還有一座武魁祠,一座副魁祠,想必是紀念這段事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村鄉內的住戶似乎是以賴姓為主。









離開貢旗再行一段,就來到大村的市區了。大村舊名燕霧大庄,是指大村、貢旗、田洋、南勢四地的合稱,日治時代燕霧大庄簡稱大庄,後又改名大村庄,戰後再改為大村鄉,就成了現在的名稱,現在地圖上大村西南方還有一個地名就叫做大庄,可能就是當時留下來的地名。堡圖上大村的聚落只有146與彰59(茄苳路)這一條岔路所構成,由北到南已經連成一氣,現在市區外還有外環道,像極了一個葫蘆。大村的這個三叉路口,往北可達縣道144番花路轉花壇,往東則續往台一線。大溪路之名也到此為止,接下來的路段則稱為中正西路、中正東路,以省道台一線為界。很巧的是,先前介紹的縣道144在達成番花路使命後,也改稱為中正路了...


大村市區前

大村



10k

離開大村後,不遠又會來到一處叫過溝的地方。這裡舊稱南過溝,和北邊的大橋頭(在台一線上)原來同屬過溝庄,但因為石笱埤圳流經中央,南過溝遂稱為過溝。再過去經過鐵路平交道,就到了省道台一線的交叉口,這邊應該是大村最熱鬧的地方了,轄區屬大村鄉村上村。此地舊名蓮花池,轄有蓮花池和港尾二地,但因為該地居民認為蓮花有「花花公子」的負面含意,所以後來就改名為村上,取其上進之意。

過溝

過縱貫鐵路平交道

前方台一線岔路,村上

村上(蓮花池)

11k

過了台一線後,縣道146也即將邁入尾聲,甩開這附近的聚落,縣道又再度奔向稻田和近在咫尺的八卦山,這段路在日治時代原本也是村町道。

既然提到溪頭,那就附贈一張奇怪的里程牌XD

邁向終點



12公里處

終點,犁頭厝

來到終點也就會接到縣道139的犁頭厝,這個地名的由來自然是因為以前有打製農器的匠戶居住,如今是沿著縣道137發展的南北狹長聚落。縣道行至此也算劃上句點,但縣道沒有終點牌,實在是一大憾事,反倒是反向的里程指標上,大剌剌的寫上了「王功 27」..........

以上地名資料部份,皆取自地名檢索系統,可由右側連結進入。

 相關路線  
縣道135(埔鹽、溪湖)
台19線(埔鹽、埤頭)
台1線(花壇、員林)
縣道137(三家春、東山)

留言

  1. 在第4張照片中 湖東國小前面
    原本的146線是到國小校門口前才左轉過去的
    這就是1公里牌的位置看起來奇怪的原因
    而左線是近五年才有的

    回覆刪除
  2. 原來還有這一段舊線,在下瞭解了,謝謝說明 :)

    回覆刪除
  3. 借用146路線圖,本人有隨拍了幾張照片。

    回覆刪除
  4. 建議146線在大村鄉大村村段,改由慈雲寺那兒轉走大仁路,繞到與中正西路會合處,在回邸146線.讓大村村外環路能名符其實.

    回覆刪除
  5. 原先經過大溪路,縣道146約在由西往東行,約6公里再過一點點,由埔心鄉要進入大村鄉境交界點,就是在五通宮前,原本有一個大村鄉入口指示牌,但前陣子為了拓寬往東西向快速道路連絡道路(彰61),那根指示牌就這樣被連根拔除了,也就這樣不見了.很離譜,本人也曾上書給張良烟鄉長,但也不了了之.......

    回覆刪除
  6. 您是指「葡萄的故鄉」那一面嗎?也許可以上書給公路局相關的權責單位,他們可能會補設。

    回覆刪除
  7. 貢旗村. 大約在7.5公里處, 到大村村的路段現正在拓寬中. .....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