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走古道探訪摩摩納爾瀑布

埔里東側的濁水溪谷內,孕育著數個原鄉部落,沿著濁水溪就有親愛、松林、曲冰、武界等部落,部落之間由一條投83線和投71線南北串聯。過去在曲冰到武界之間,有著一條曲冰古道,沿著濁水溪右岸的山壁蜿蜒開鑿。古道還能通行時,據傳曾有七座吊橋,但部分的路段在九二一地震後崩毀,加上後續風災導致的坍塌,導致曲冰古道如今僅能通行思源吊橋~潭上吊橋這一段,該段殘存的道路如今也成為武界旅行前往摩摩納爾瀑布的唯一途徑。

COVER|走訪曲冰古道、摩摩納爾瀑布

武界

武界現屬仁愛鄉法治村,武界是舊地名,為一布農族部落,座落在武界山與干卓萬山等群山之間,濁水溪從中流過。此地因清晨常有雲霧環繞,又被稱為雲的故鄉。過去因為交通不便,造訪的人並不多,被偶爾踏足的遊客視為秘境,爾後卓社隧道打通,如今已成為頗為熱門的團客造訪去處。

武界之名,相傳是早期布農族與泰雅族為了爭奪獵場,常以武力劃定界線,當時二個族群的武力界線就在現在的武界附近,也成為地名的由來。另有一說是源自布農語「Bogai」,意指翻越某個界線(維基百科資料),但也有人說是指「地下水湧出的地方」,後經日人音譯為武界。

武界是前往附近著名景點摩摩納爾瀑布的門戶,停車就要收費一百元,入口處也因應團客而有攤販聚集(過團客時間便收攤),如果你來訪的時間是一般人會抵達的周末,便會看到熱鬧滾滾宛如菜市場一樣的畫面。

01|途經投71線,路上開了很多油桐花

02|走訪瀑布這段路種滿的肖楠樹是武界第一印象

03|眺望對山垂直陡峭的山壁,隱約有路跡在上頭,是當年中之線警備道路的一段

思源吊橋

走過迎賓商店街及肖楠樹大道後,不久便會看到橫亙在濁水溪上的思源吊橋,此處也是遊客喜歡拍照打卡的地點。然而因入口處較窄,團客進出加上拍照,時常造成塞車。連吊橋的10人上橋限制也少有人遵從。

思源吊橋長約100公尺,日人始建於1919年,民國44年(1955年)翻新。去年三月造訪時此處還在整修,故不得其門而入,今年來雖然吊橋已經修好,但也還是只能限10人同時通過,加上吊橋本身不是很穩固,溪谷中的風一吹就有大幅度的晃動,讓部分通行的遊客感到心驚膽跳。

在吊橋上往旁邊的山壁看,可看見在山腰中有一條道路的鑿痕,資料上說這條是中之線警備道路的一段,但今日路線已崩塌無法行走,這段古道開鑿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看起來還有點錐麓古道的氣勢。

吊橋底下則是近乎乾枯的濁水溪,會沒有什麼水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水流遭武界壩截流,因而不時可以看到休旅車載著遊客在溪底馳騁的景象。

通過思源吊橋後,隨即要爬一段光用眼睛看都覺得非常陡峭的產業道路,才可以抵達上面的發電廠區,讓不少人光看到都喊累。但通過考驗爬上後,即可眺望武界部落和思源吊橋,風景相當怡人。

04|思源吊橋

05|武界壩的排砂口

06|山腰上的古道

07|聽說這吊橋限重10人

08|四輪傳動廂型車縱橫於乾枯的濁水溪河床上

09|另一個角度看舊古道,中間為台電電廠索道

10|終於找到一個人比較少的時間點拍吊橋

11|思源吊橋算是很晃的吊橋,風起時感覺更為明顯

12|過思源吊橋後是一個髮夾彎的超陡上坡

13|路邊掉落朵朵桐花,抬起頭卻不見桐花樹蹤影

14|一個髮夾彎後便可以離吊橋這麼高的高度

15|眺望武界部落

16|眺望武界部落

武界壩

爬上陡坡後便是台電電廠的範圍,廠區並不對外開放,山路由電廠旁繞過,再從一旁階梯爬上去可到土地公廟「安寧宮」,可眺望武界水庫及壩內風光。對山則可見一明隧道連通到壩體旁,或許可接到水庫對岸投71線的隧道內。

武界壩攔截濁水溪和萬大溪溪水,利用引水道將水引至日月潭,蓄水並作為發電用。但目前已經淤積嚴重,在古道旁便可以清楚看到大量泥沙淤積在水庫不遠處的上游。

武界壩自日據/治時代就開始興建,歷時十五年才完工,茲錄維基百科資料如下:
武界壩是日治時期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之一,從 1917年 (日大正六年) 開始策劃及興建,期間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 及日本關東大地震 (1922年),1923年在日本政府無力負擔工程預算的狀況下停工,一直到1931年 (昭和六年) 才正式復工。1934年 (昭和九年) 日月潭水力發電正式完工,1934年9月武界引水道開始出水,日月潭水位開始上升,配合在日月潭的水社與頭社興建之水社壩及頭社壩提高蓄水量,原本的日潭及月潭連接起來,成為今日的日月潭。(維基百科:武界壩)
17|眺望思源吊橋

18|楓葉嫩葉也是紅色的

19|武界壩外庫,天色對了有青綠色的顏色很美

20|土地公廟

21|外庫旁的肖楠樹已長大,這個角度看有點歐洲的味道

22|武界壩山水,可見明隧道通道

23|機槍堡遺跡

24|這鐵桶靜靜躺在路邊卻很顯眼,讓我想到鑽孔用的鑽頭


曲冰古道

曲冰古道為日據/治時期「中之線警備道路」的一段,過去是曲冰與武界之間的理蕃道路,也是兩地之間的主要聯絡道路。古道北起曲冰的法治橋(吊橋,已沖毀),全長約7公里,沿途特色為吊橋多,原本共有七座,後來因年久失修及颱風受損減為五座,如今潭上吊橋也已毀損無法通行,加上古道崩塌中斷而未有適當維護,古道上的吊橋是否依然安在,恐怕也是不太樂觀。

九二一地震後古道中斷,曲冰通往武界需繞經萬大、霧社、埔里等地,路途非常遙遠,後來在2009年才打通投83線在法治與曲冰間的隧道,讓隔山頭的部落終於能夠聯通,讓各大媒體皆以「咫尺天涯」來形容兩個部落之間過去的處境。

原本走曲冰古道通抵武界約需一個多小時,如今古道中斷,剩下的路徑成了武界通往摩摩納爾瀑布的唯一路線,路線起伏不大,堪稱平坦健行路線,過去即是救國團活動中的「蜜月路線」,無怪乎今日也吸引了許多團客前來踏青尋訪這裡的秘境瀑布。

25|曲冰古道

26|往上游走一點就可以看到武界壩其實淤積相當嚴重

27|腰繞的山路及不遠處的紫背鴨拓草群落

28|紫背鴨拓草(吊竹草)

29|潭上吊橋,前幾年別人的遊記中還勉強可以通行

30|毀損的潭上吊橋

31|過潭上吊橋後,路上開始出現鐵管橋,路徑也越來越潮濕

摩摩納爾瀑布

過潭上吊橋之後,路徑越來越潮濕,植被感也越來越密,不過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海拔比較低的關係,沿途一直有蜜蜂飛舞,像揮之不去的夢魘如影隨形,讓這趟健行的經驗增加了些不安的緊張感覺。所幸進入溪流旁的路段後,便不再受到蜜蜂的侵擾。

摩摩納爾是布農族語中野草莓很多的地方,但本人並不識得野草莓,當然是一個也沒看到,倒是沿途一直有聽到「摸摸那兒」這樣的玩笑話。山路行至最後需要數次跨過溪流,在溪床中的亂石中走跳,所以最好穿上防水的衣物和鞋子,並留意濕滑的石頭,前行不久即可抵達瀑布區。

摩摩納爾瀑布並不若想像中壯大,瀑潭也不寬廣,但瀑布剛好在溪谷一個高低落差的縫隙中流瀉著,一旁岩壁上的樹木垂下壯觀的氣根,岩石上也有著褐黃色礦物結晶的亮麗色彩,讓造訪的人們第一眼便驚豔不已,紛紛盛讚此處為世外桃源。

32|其中一座鐵管橋,若是雨天應該會挺滑的

33|路邊的小瀑布

34|鐵管橋與瀑布

35|

36|接下來的路變成在溪谷中踩石頭的路線

37|不曉得雨季此處該怎麼過

38|好像是蠻常見的蝴蝶

39|在石頭中跳躍一陣,便可看見淺潭處的人群

40|這裡感覺有點像涼山瀑布

41|終於見到摩摩納爾瀑布的本尊

42|瀑布旁的石壁也有著特殊的色彩

43|

44|

45|瀑布旁的山壁上有許多氣根垂掛著

46|瀑布本身,其實現場看比較壯觀些

到現場用完午餐,享受著瀑布的陰離子,接著則是排隊等拍照!沒錯,因為造訪的人相當多,想要拍張空景或是自己留影紀念,都得慢慢的在現場排隊,而排完隊後面還有新的遊客加入,讓現場秩序一度混亂。我隨手拍了幾張,但取景角度實在有限,眼看天色慢慢轉陰,我們一行也只好準備打道回府了。

47|不知道是什麼植物,生長在枯木上一大片看起來很壯觀

48|下山去,台灣的瀑布區總是充斥著水管

49|鐵管橋

50|綠意濃密的森林

51|拉拉米斯瀑布,只是當天去的時候是乾涸的

52|回程路

 拍攝日期 
2018.04.29
 完成日期 
2018.06.24
 相關路線 
投71、投83
 相關景點 
武界一線天、武界引水道、武界滿江紅
 相關連結 
武界(維基百科)曲冰古道

留言

  1. 原來四月底去了這種好地方!雖然路滿不好走的,不過瀑布本身真的很漂亮耶~
    話說岩石上不同顏色的痕跡,好像是因為水中含有鐵質的關係,流經石頭上就會留下鏽痕。
    不過這方面小幫手比較專業,還是要問問他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這留言讓我想起台7甲XD 南橫的六口溫泉旁邊也有一大片這樣的山壁,應該都是礦物的結晶,看起來很漂亮。往瀑布的其實路還算好走,就是蜜蜂很煩~

      刪除
    2. 沒綽就是台7甲辣!XD
      重要的是有平安回來就好,鐵管橋真的太刺激了

      刪除
  2. 文字介紹的非常詳細,照片也拍得很美呢!大推!

    回覆刪除
  3. 這已經是近年來少見的曲冰古道詳細版了,原來思源橋也修好了,這篇我要好好珍藏,不過我自己去可能會被鐵管橋嚇壞了吧~(好像很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惜大部分的古道都還是沒有走到喔,原本以為潭上吊橋還可以走的,沒想到到現場居然破損成那樣。思源橋我還是比較喜歡舊橋的樣子,比較有味道,但可能真的太危險了,不適合發展觀光。

      刪除
  4. 請問下午2點左右上山會太晚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現在夏天應該不會太晚,但不要逗留太久較好,畢竟夏天容易有午後雷陣雨,請評估天氣狀況後再前往比較妥當喔!

      刪除
  5. 介紹的很詳細,謝謝,但不是我要計較,是日據時代,不是日治時代,這很重要,不用合理化日本人初期對臺灣先民做的一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先謝謝您的來訪!我使用日治這個詞並沒有特別所指(雖然我知道有些人會在意),但搜尋本格就會發現以前文章中也使用過日據兩個字~

      刪除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