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縣道191的探訪之後,由於總共來回跑了兩趟,耗費了不少時間。沿著台2庚線往宜一線的路上,烏雲漸漸密布,而後開始下起大雨來。筆者無奈之餘,只好隨便找了間小七等雨停,順便抓了碗涼麵當作午餐。
幸好午後雷陣雨來的快去得也快,午餐吃完,雨也剛好停下來了。趁著雨停的空檔,飛快的沿著台2線來到了本次要記錄的宜1線終點處,準備開始記錄。
由於約半年前筆者初探時,約下午四點才從雙泰產業道路端進入,當時為冬天,所以騎到一半天就全黑了,來不及紀錄宜1線的部分。當時進入宜1線後,天色全暗,還差點騎下去4K~4.5K之間崩落的路基。而當筆者膽顫心驚的騎到7K後,好不容易看到山腳下大溪與台2線的昏黃燈光,伴隨著海面上的點點船燈,差點沒哭出來,堪稱是生涯第二灰暗的騎乘經驗。(至於最灰暗的大概是在106乙上...一個人騎在全暗的路上,不時會有大批野狗衝出來狂吠orz)
咳......總之,趁著紀錄縣道191後的空檔,筆者決定再訪宜1線+雙泰產業道路,來補齊上次沒有記錄完全的缺憾。因此,本文將從宜1終點開始記錄。
一路沿著台2線走,雨也漸漸停了下來,露出耀眼的陽光。趁著要從台2線上轉進宜1線的空檔,又照了一張龜山島的照片。不過停在分隔島間的路口空隙照相是錯誤示範,請不要跟著肥宅筆者學壞XD。
![]() |
▲ 台2線上遙望龜山島,當日能見度佳。 |
![]() |
▲ 等紅燈空檔在路口拍攝的宜1線10K牌,也是該線終點。(逆) |
![]() |
▲ 通過路口後,來一張宜1線10K與龜山島的合照。 |
![]() |
▲ 從台2線進入宜1線時,會馬上遇到一個平交道,往左就是大溪火車站。(逆) |
進入宜1線的尾巴之後,隨即會碰到一個小聚落,大溪里。根據平交道的指示牌顯示,這邊似乎又稱為「外大溪」,既然有外大溪,想必一定有內大溪囉!不過筆者倒是沒特別注意到內大溪該往哪裡走就是了......。
走不到五百公尺,馬上就出了這個迷你的小聚落,並且以一個陡峭的髮夾彎宣告宜1線爬坡之旅的開始。說到這個髮夾彎,可能是筆者看過最靠近聚落個一個髮夾彎了。
![]() |
▲ 最靠近聚落的髮夾彎。 |
![]() |
▲ 連續的髮夾彎。 |
![]() |
▲ 中央的樹幹上有一隻不知名的鳥,不太明顯XD。 |
隨著幾個連續的髮夾彎,高度瞬間上升了不少,視野也越來越開闊。不過想當初初訪的時候,連續走過7公里的陰暗道路,直到看到視野開闊的此處下方點點燈光,真的是想讓筆者直接大喊:「終於出來了!」
![]() |
▲ 台2線與大溪漁港。 |
![]() |
▲ 宜1線的7.5K處。 |
![]() |
▲ 筆者初訪時好不容易看到文明的氣息,激動之下拍的一張照片。(2016.01.02攝) |
![]() |
▲ 蜿蜒的山路與下方的台2線。 |
![]() |
▲ 連續爬升的髮夾彎。 |
![]() |
▲ 準備進入山區,前方天氣看來不太妙。(逆) |
經過上圖的地方,就完全看不到海景了,也正式宣告宜1線即將孤獨地在山區間穿梭,串聯起宜蘭與新北的交通。
![]() |
▲ 滿山雲霧,大軍壓境,這次探訪到底能不能順利完結呢? |
![]() |
▲ 路面不時可見剛性路面補丁的痕跡。 |
走了一陣山路,突然來到一處人車嘈雜的地方,原來是來到了通往「鷹石尖」的步道入口。這個景點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是人聲鼎沸的地方,所以第一次來的朋友,只要認明「宜1線6K里程牌」或是全線上唯一有大量車輛臨停路邊的地方,大概就不會錯了!
![]() |
▲ 宜1線6K,「鷹石尖」步道入口附近,有大量車輛臨停。(逆) |
![]() |
▲ 大片路面已被重鋪成剛性路面。(逆) |
![]() |
▲ 差點令筆者消逝的崩塌地。(逆) |
![]() |
▲ 可看到山坡部分做了高等級的修護。(逆) |
![]() |
▲ 路基的部分自然也沒有馬虎。 |
![]() |
▲ 遠方黑雲大軍壓境。 |
![]() |
▲ 回望往宜蘭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座小屋,以及海邊的好天氣,山腰的線即為宜1線路徑。 |
![]() |
▲ 新北市歡迎您!!以及宜1線0K牌(逆) |
![]() |
▲另一面,新北市祝您旅途愉快!!以及宜一線0K牌,和大客車應特別注意路段牌。 |
![]() |
▲ 偏過來一點,有農北雙007的指示牌與里程牌。 |
![]() |
▲ 農北雙007牌面與里程牌特寫,里程牌數字為19K。 |
![]() |
▲ 近年新增的棕色里程碑,似乎是給腳踏車騎士看的。 |
![]() |
▲ 前來與肥宅筆者熱情搭話的老伯,應為附近的農民。 |
待與老伯的對話告一段落後,筆者繼續觀察縣市界附近,發現了幾塊石碑:
![]() |
▲ 祝君平安。 |
![]() |
▲ 另一面為敬請指教。 |
![]() |
▲ 祝君平安碑旁邊的小石碑,上面字跡皆已模糊。 |
![]() |
▲ 另一面的樣子,字跡同樣無法辨識,但四面中有一面未刻字。 |
![]() |
▲ 道路另一面的石碑,字跡同樣無法辨識。 |
![]() |
▲ 「雙泰產業道路」指示牌。(逆) |
![]() |
▲ 雙泰產業道路兩旁皆有貓眼石的設置。(逆) |
![]() |
▲ 有趣的指示牌,「三分二」。 |
![]() |
▲ 農北雙020岔路口,往灣潭。 |
![]() |
▲ 農北雙020指示牌特寫。 |
![]() |
▲ 「烏山路」的指示牌。 |
![]() |
▲ 「山羌出沒,減速慢行!」不愧是寶島台灣阿~。(逆) |
![]() |
▲ 農北雙021岔路口,往農路,不過這裡說的農路是指地名還是指農用道路呢?(逆) |
![]() |
▲ 路邊靜靜流過的小溪。 |
![]() |
▲ 小溪的盡頭似乎是個湖。 |
再往前走一點,就會發現雙泰產業道路上的另一個特色:集中在路邊的郵筒。
由於深山地區幅員遼闊,郵局的有限人力實在不太可能一個人全部送完,所以聰明的人們就把郵筒集中設置到主要道路處,這樣既方便又省時間。
![]() |
▲ 雙泰產業道路旁不時會有這種集中式的郵筒。 |
![]() |
▲ 亂石遍布的河床。 |
![]() |
▲ 一處三叉路口。 |
![]() |
▲ 一處三叉路口,雙泰產業道路本線取右側而行。(逆) |
![]() |
▲ 根據Google地圖顯示,這條似乎是 |
![]() |
▲ 壽山宮公車站牌,雙泰產業道路需取左道上橋,而右邊的空地似乎會在假日有擺攤活動。(逆) |
![]() |
▲ 橋名特寫,這條橋叫做「雙泰一號橋」。(逆) |
![]() |
▲ 橋上回拍,前方就是剛剛提到會辦市集的空地。 |
![]() |
▲ 雙泰一號橋旁邊一座更舊的橋,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代的雙泰一號橋呢。 |
![]() |
▲ 虎豹潭步道導覽圖,原來已經快到虎豹潭了呀! |
於是筆者快馬加鞭地趕到虎豹潭風景區準備尋找虎跟豹(誤。虎豹潭道路周邊是有畫設紅線的,所以不能臨停在馬路邊哦,附近有規劃停車場,請多加利用。
![]() |
▲ 虎豹潭風景區牌面。(逆) |
![]() |
▲ 虎豹潭周圍路面皆畫設紅線,禁止臨停。 |
![]() |
▲ 褪色的虎豹潭地形標示牌。 |
![]() |
▲ 沒有虎也沒有豹的虎豹潭。 |
![]() |
▲ 虎豹潭的水流傾瀉而下。 |
![]() |
▲ 然後就「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
![]() |
▲ 斑駁的限重告示牌。 |
![]() |
▲ 泰平橋,印象中只有橋名。 |
![]() |
▲ 接著是雙泰橋,這兩條都算小橋。 |
![]() |
▲ 11K處,有著斑駁的舊郵筒與陳舊的路面,彷彿時間凍結一般。 |
![]() |
▲ 舊郵筒特寫,令人懷疑是否可以正常運作。 |
![]() |
▲ 農北雙017。(逆) |
![]() |
▲ 農北雙017,從這一面看比較容易看得出來017要去哪裡。 |
![]() |
▲ 農北雙018,本線中最神秘的道路。(逆) |
![]() |
▲ 農北雙018路口,向前短短不到十公尺就以鐵鍊封住了。 |
![]() |
▲ 神秘的里程,你到底是要寫34還是35啦!!(逆) |
接下來終於來到了本行程中最後一個預定要停留的景點,雖然趕路途中滴了一些雨,不過抵達「蘭平千里」觀景台的時候,視野還算良好,只是拍完之後,另一波烏雲又過來滴了幾滴雨,使得筆者又再度趕路到起點。
![]() |
▲ 「蘭平千里」周遭的道路,位於農北雙007(即雙泰產業道路)的8K處。 |
![]() |
▲ 停車場與8K牌。 |
![]() |
▲ 「蘭平千里」觀景台階梯。 |
![]() |
▲ 「蘭平千里」石碑本體。 |
![]() |
▲ 蘭平千里本體,下方聚落推測為福隆。 |
![]() |
▲ 蘭平千里本體,短短幾分鐘景色又有些許不同。 |
![]() |
▲ 蘭平千里本體,筆者「人肉Zoom in」了一下,這三張不知道哪一張比較好看? |
等一等!!這裡我們要小小澄清一下~
話說這個「蘭平千里」指的並不是站在觀景台上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蘭陽平原,而是因為登上此處,千變萬化的山景海色盡收眼底,故得此名。
![]() |
▲ 「蘭平千里」的命名由來。 |
![]() |
▲ 初訪時所拍的解說牌特寫。(2016.01.02攝) |
筆者來此處初訪時,正好遇上濃霧,看起來也別有一番情趣呢!
![]() |
▲ 初訪時遇上大霧的情形。(2016.01.02攝) |
![]() |
▲ 雲霧像水流一般隨著山勢傾瀉而下。(2016.01.02攝) |
![]() |
▲ 辭職嶺古道解說牌樓。 |
![]() |
▲ 通往三叉坑的岔路口,雙泰產業道路直行。 |
![]() |
▲ 充滿童趣的地圖。 |
![]() |
▲ 雙泰產業道路上也有這麼彎的髮夾彎。 |
![]() |
▲ 農北雙015,往丁子蘭坑。(逆) |
![]() |
▲ 看起來陳舊的丁蘭谷指示牌。 |
![]() |
▲ 試著把所有東西放進來,雙泰產業道路往右。 |
當天的雙泰產業道路,地上一直有一些讓筆者在意的痕跡:
![]() |
▲ 沿路都有「2016 北馬」以及其里程的噴漆標示。 |
不久,就遇到了雙泰產業道路上最後一根里程牌。
![]() |
▲ 最後一根里程牌,2K里程牌。 |
![]() |
▲ 這似乎是到宜蘭的距離,不過實際上是算到宜蘭的哪裡,筆者卻不清楚。(逆) |
![]() |
▲ 早已模糊不清的噴漆標示。 |
![]() |
▲ 終於出現雙溪區泰和街的牌子。(逆) |
![]() |
▲ 雙泰產業道路(泰和街)與縣道102(中山路)叉路口。(逆) |
![]() |
▲ 往泰和街方向的視野。 |
![]() |
▲ 縣道102往雙溪方向。 |
![]() |
▲ 要去雙泰產業道路,請認明泰和街! |
![]() |
▲ 鏡頭移過來一點,跟台2丙合照一張。(2016.01.02攝) |
![]() |
▲ 棕色里程牌的話有0K哦!! |
![]() |
▲ 有點剝落的導覽圖。 |
![]() |
▲ 有標出距離多少的方向指示牌。 |
![]() |
▲ 「雙泰閶闔」石碑。 |
結束此次的探訪,正好是下午四點多,與初訪時進去的時間相差不遠。
至於到附近的便利商店休息半晌,一時心癢又跑去衝北38的0~8K,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路線沿革》無
拍攝日期》2016年5月28日
相關路線》市道102線、台2丙線、(一堆農北雙系列的農路)、台2線
其他相片》無
相關景點》蘭平千里、辭職嶺古道、虎豹潭、鷹石尖
相關連結》無
日治時期的大溪包含現在的大溪里,當時分為「外大溪」和「內大溪」,以及目前成為合興里的罟寮、橋板湖一帶。我猜內大溪的位置應該是在附近的山上,且不會離宜1沿線太遠。但實際位置不確定,可能要查一下資料。
回覆刪除宜1 0~4K道路兩側蠻多溼滑地帶,道路有不平的狀況,若有人要騎這段,可能要注意一下。路牌髒髒的可能是黑灰和苔蘚的關係,這附近都蠻潮濕的。
壽山宮,包含虎豹潭附近是北勢溪沒錯,但上一張照片那個應該是尾寮溪。
虎豹潭附近有個廢棄的泰平國小,喜歡拍這類題材的人可以去看看。
那個神秘的里程是2016櫻花馬的標示,至於是34或35嘛,要看下一個寫幾公里才知道。北馬是北馬雙溪櫻花馬拉松的簡稱,該次舉辦的起點在雙溪高中旁,折返點在宜1約0.8KM至1.2KM左右的地方,附近有間廟。
真的是尾寮溪耶XD,等等來修正一下。
刪除這位匿名的大大實在是太強了orz
順便問一下,棕色里程碑的38K是從雙泰產業道路為起點算至哪裡為38K呢@@?
因為雙泰+宜1也才29K左右而已
其實我也沒特別注意到這個,你講我才發現。按照你這篇文章照片上的資訊,我做以下的推測:
刪除首先是泰和樓0K那張,泰和樓是在泰和路,也就是跟雙泰產業道路相同的路上,但泰和樓離那個里程碑絕對不是0K,所以可以推測,上面那個泰和樓的標示,是指往前方的方向可到泰和樓,底下的0K,搭配你在終點19KM處所拍攝到的19K,可推測這是雙泰產業道路本身公里數的里程碑,二者是不相同的。附帶一提,就這個原則下去推論,19K那邊的宜蘭,是代表繼續走可通往宜蘭。
文章後半段有一張2K的圖,緊接著有張36K的圖,我猜36K那張是2K里程碑的反面吧?若是,那可以做個推測,若你把19K處作為一個折返點,那原本的18K,背面應該就是20K,這樣推論下來,原本的2K背面就會是36K,我認為這是給從19K折返的人看的標示,讓他們知道他們已經移動36K了。
接著是你提到的,38K是從哪邊計算的問題,依照上面所提的,起點算到折返點為19K,折返點跑回起點為38K。所以,若你有泰和樓那張OKM的背面照片,我猜會標示38K。
他是標示38K沒錯,只是我沒拍,如果是這樣的話,19的兩倍的確是38呢XD
刪除還以為他把宜一線的里程也算進去了XD,因為19K上面標示的是宜蘭,所以就想錯了~
感謝匿名大大指導XD
幾年前在接近0k親眼見過山羌,那時侯告示牌還沒立呢
回覆刪除我只有在動物園看過QQ
刪除這條路一直是我好想去造訪的一條路啊~還有鷹石尖(這應該才是我的主要目的XD)!但是看起來你好像沒走進去?
回覆刪除雖說是叫產業道路,但是路況也太高級,不太像是產業道路XD 和我之前去的半嶺產業道路有點類似,只是這條路寬多了。而且看相片好像車輛不多,群山環抱中的山路看起來就很舒服,原本看著圖以為路還很長(因為四周都是山),結果一下子就突然到雙溪的起點XD
鷹石尖人好多所以不想走進去,再加上天氣的因素所以有趕路,才會覺得那麼快就到了XD
刪除如果天氣好一點的話應該會漂亮很多吧
雙泰產業道路初訪的時候其實經過的車還不算少,大概有十來台,只不過都是跟我反方向(回新北)
幸好後來平安無事的騎到宜蘭,沒有消逝在崩塌地裡XD
不會啦,陰天在山區有不同的美感~酷暑中看起來就很清涼啊~
刪除說到晚上騎山路我以前還覺得很爽很刺激,有一陣子都會走縣道175夜騎,現在想起來真是幸運,要不然燈光不強加上山路迂迴,如果真的遇到窟窿或崩塌地,肯定是GG了...(還是換裝大燈好了..XD)
個人覺得最少要H4級別的頭燈才夠亮XD
刪除不過我車燈雖然已經換了H4燈泡,覺得還是有所不足QQ
在崩塌地怎麼了勒,幸好沒有大礙啊
回覆刪除話說有看到宜1, 9K的石碑嗎
goo.gl/h8DXFe
初訪的時候在4.3K那邊差點騎下去路面流失的地方,因為旁邊圍起來的圍籬上的警示燈實在是太暗了。
刪除探訪當時不知道有9K石碑,不過我想現在應該也好好地蹲在那邊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