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縣道198:大漢林道與浸水營古道

從沒想過自己會造訪縣道198,或是踏上大漢林道,但就是這麼偶然的機會,說走就走,挑了一個好天氣,和好友出發到縣道198。這條名不見經傳的縣道,從前就只有在台一線上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台一線水底寮路段的南下及北上車道各有一面分離式指標,上頭寫著往「新開」的道路,就是縣道198。

大漢林道

其實縣道198已經在2014年5月初被解編,以後這個編號可能會被拿去東部利用,不過為了紀念這條存活數十載卻一點也沒在路上留下編號痕跡的道路,這篇文章還是給他一個縣道的標籤吧!

本道路西起枋寮鄉水底寮,東迄台東大武,路線除平地路段外,還包括知名的大漢林道、浸水營古道(別稱三條崙古道),經歸化營、大樹林山、浸水營、出水坡、到姑子崙山出大武,其沿線道路歷史相當豐富,也留下許多舊物殘跡。這條路自古便是聯絡東西兩岸的交通要道,胡適的父親胡鐵花到台東任知州時,走的也是這條路。其中的浸水營古道,現為國家步道系統一環,全長15.4公里,是一條輕量級的越嶺路線。

大漢林道的部分,全線為車轍道,有兩道堅硬的混凝土鋪設在道路左右供車輛行駛,中央則是雜草叢生的泥土。機車走在堅硬的水泥路上鏗鏘有聲,實在折騰人,一趟下來手都給震麻了。所幸,大漢林道行經蓊鬱的森林,海拔雖不是特高,在南臺灣盛夏之時卻宛如走進了天然的冷氣房,山林間綠意盎然,蟲鳴鳥叫不絕於耳,令我印象深刻。

由於歷史部分本人涉獵不多,且為了避免文章延宕太久,以下簡單看相片就好,以茲紀念。

水底寮

水底寮欉仔腳,這個圓環據說是浸水營古道的起點,還有殘跡

新開營區附近的稻田即景

與縣道185交叉路口前,跨過沿山公路,彷彿就要邁向山裡了

新開部落

新開往大漢林道的路上也是一片綠意盎然

一段路後終於來到起點

大漢林道起點牌

林道路段碎石不少,機車須特別注意,尤其是下坡的時候

部分路段真的不太平坦,機車通過要特別小心

爬了一段後視野就很遼闊(可以看到85大樓喔!)

越爬越高,視野也越好,當天還可以看到小琉球

林道景

盛夏就有芒草出現了



山下的新開部落以及遠方的屏東海岸線

水底寮以及遠方的小琉球



6公里處的林道檢查哨,左邊里程牌上來這一路據說才是正統的古道





山腳下的南和村



進入森林區域

大漢林道的中段不時有房車停歇路邊

往南邊海岸看,左邊山上聚落是士文村吧

底下蜿蜒的士文溪

路邊廢棄的房屋



要進入力里的原民圖騰

一面懷舊的路線圖,有看到上方往台東的指標嗎?

力里小部落

比一般常去的原住民部落還要更為殘破



林道指標13公里處

高等級的修護



路旁可見北側的山坡以及底下的七佳溪





指標16公里處,出現大漢林道支線指標,但更為荒蕪



17公里處開始發現里程碑









浸水營古道入口的髮夾彎

上圖這個路口即是當天探訪的終點,也是浸水營古道的步道入口。接下來因為時間關係,只踢了大約一公里的古道就折返了。但對於這麼一條可以穿越中央山脈的古道,自然是非常的吸引我,希望有一天可以走上這麼一遭,更深入的認識這條美麗的道路。

髮夾彎過去其實還有路可以通抵山頂的雷達站,只是因時間因素得趕下山,所以就沒再繼續往上走,實在有點可惜(都是因為我沿路一直拍照的關係耽擱了行程XD),若有機會,必定會再往上走到雷達站的終點。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入口處的資訊看板

下山去,午後的陽光暖呼呼的照亮群山

也有雲霧飄渺的美感

下午的陽光比較柔和,也別有一般風味



路線沿革》
  • 民國50年|知本-台東,里程15.712公里,於民國65年廢線。
  • 民國72年|水底寮-大武,里程66.500公里,其中31k+900-57+280(共25.38公里)、62+380-66+380(共1.300公里) 未開闢。
  • 民國85年|水底寮-大武,但里程已縮減為30.994公里,以大漢山為通車終點。
  • 民國103年|5月1日公告縣道198廢線。
拍攝日期》2013年7月6日
相關路線》台1線、浸水營古道
相關景點》暫無
相關連結》20100404浸水營古道

留言

  1. 恩...所以要去大武一定要穿過浸水營古道囉?
    還以為可以騎機車一路從大漢林道殺過去XD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