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道186舊線

縣道186雖然自始以來路線變動不大,但也有部份因路線調整而造成的舊線路段,尤以岡山市區內變動幅度最大。本篇整理本線之舊線路段,發現原始的路幅並不寬,但仍有多數路段的舊線需要更進一步的確認,所以本篇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有興趣的人一起來研究。

另外,本線後半段和水管路交叉後,也出現幾段奇怪的直線路段,其來由不免令人好奇。

一、前洲橋段 

本線自起點開始一路平直,這幾年除起點段(永安區內)路段拓寬為四線車道外,其他大致沒什麼變動。縣道一直來到跨越阿公店溪的前洲橋,才出現第一段舊線。

舊橋樑部份已經找不到遺跡,只留下南端約兩百公尺的路跡可循。沿線只有工廠和數棵椰子樹作為點綴,舊線至堤防道路為止,路幅並不算寬。

MAP|前洲橋段

前洲橋舊線段遺留的舊線,由路旁的椰子樹彷彿可以看見過往的模樣


二、龍峰宮段 

龍峰宮這一段是比較小規模的舊線,原路走廟前的小路,還與大公路交叉。推測大公路也是一旁高27之舊線。原路不敷使用後,自然改走大路。

MAP|龍峰宮段舊線


三、岡山市區 (2014-12-05修正)

岡山市區的部份比較麻煩,原本認為岡山市區的舊線是走平和路(中街)轉舊台一線,再接上高32線原路線往東。但再看過民國50出版的路線圖中,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圖中的路線,亦即沿著前鋒路走到阿公店溪後,左轉與縣道177共線,接著再於柳橋西路左轉,一直到舊省道後,左轉與台一線共線,最後走高32舊路線往東。

網友殘風碎月也熱心提供自繪的路線圖,還有加註糖鐵路線喔!連結如下: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yNZy4X90CGnMkNmV1VscFdLODg/edit

MAP|縣道186於岡山市區的舊線段 (2014/12)


四、吊雞林 


舊縣道沿著岡燕路來到吊雞林一帶,會因為岡山交流道的興建而產生路線變化。

1921年堡圖上,這條路是走下圖中標示「堡圖路線」的藍色虛線,也就是經過現在的新觀音橋過河,再轉安招路往燕巢方向。

民國50年公路系統編成後,縣道186的路線經過觀音橋,直行安招路。但先前探訪時觀音橋的銘牌標記為「民國六十六年六月竣工」,先前是否有橋樑則不清楚。

民國67年,時值中山高速公路完工,公報中也記敘「原線自岡山至高速公路段已封阻不通,改經劉厝經高速公路交流道穿越而接原線」。劉厝即今日路線以南的聚落名稱,本條敘述是指縣道186改線至今日仁壽路、介壽路及介壽東路一線。

MAP|吊雞林段舊線

五、燕巢市區 

縣道186一路東行至燕巢也是沒什麼變化,僅在市區內有改線。改線情況如圖示,其中中民路/中興路口以東今日已改為高38線,當時縣道186還有進燕巢舊市區,再走中南路往南行。

本段改線的年代約在民國65年左右,當時高38(民國50年之編號為高36)一線長度延長約0.4公里,即是取代縣道186的一小段路,故可推之縣道186燕巢市區路段於當時改線。

MAP|燕巢市區舊線


六、大社市區 

其實縣道186在大社的路段相當原始,幾乎沒什麼變動。下圖中的路線是從1921年的堡圖中得知,而1940年代的航照圖,也顯示僅有大興街一線。但這不代表公路系統編成後,186線仍經大興街,很有可能當時已經改走中正路一線,且大社市區的路名部份經過更改,因此單從路名也無法推知正確情況。

MAP|大社市區舊線路段


七、仁武市區 

仁武的改線段,是指仁武高中北方的一段小改線,有趣的是當初縣道186會在此兩度穿越糖鐵鐵道,不過鐵道本身早就被拆除,僅留下柵欄供人憑弔。

從舊線與糖鐵交會的路段來看,也可以發現原本縣道的路幅不大,和大社的大興街、岡山的龍峰宮路段,甚至是接下來的舊線有異曲同工之妙。

MAP|仁武市區舊線段

舊線與糖鐵交叉的平交道,一旁還遺留著糖鐵柵欄

仁武舊線上仍留存的方向指標(逆樁方向)

另外,仁武往烏材林的路上還有一座「獅龍溪橋」,係跨越獅龍溪所得名。而高52-1水管路也有跨過獅龍溪,上面也有一座「獅龍橋」。實際走訪發現縣道186這座「獅龍溪橋」橋旁有橋墩遺跡,是否為舊橋有待商榷,但橋墩形式看似已新,或許是其他管線的橋墩也不一定。

本橋的竣工年月為民國76年10月,橋體現在有加上「獅龍」意象的美化,與舊貌不同。

下面兩張圖片取自仁武鄉志,左圖為刊載的縣道186獅龍橋舊貌,右圖為水管路獅龍橋的舊貌(今日已拓寬)




獅龍溪橋旁的橋墩


八、仁武大樹界 

接下來縣道186走仁林路一路向東,越過丘陵地區再抵達大樹。首先舊線的部份,就下圖藍色虛線為1921年堡圖所走的路線,而1940年代的航照圖中,則出現底下紅色路線的部份。這中間爬山的路段差異頗大,我也不明白為何會出現此差異....。

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圖中所繪的黃色虛線段,我將這些路段視為水管路的延伸線,從1921年的台灣堡圖中,清楚可以看到縣道186與這些延伸線一路並行,不免令人好奇,為何這山區路段會需要兩條這麼接近的道路?

曾經我以為這些直線段是縣道186的舊線,實際探訪後發現機率不大,而且很少有舊線比新線還筆直的情況,這個區域還一次來三個區塊!(見「和山段」)某次探訪直線段時,試圖要詢問當地人家,對方卻倉皇而逃,我後來也沒繼續追問,實在是一次哭笑不得的體驗。

MAP|仁武大樹山區路段路線圖

筆直的謎樣直線段

山區路段的謎樣直線段


九、和山 

離開丘陵區後的舊線路段,大致上剩下和山路口截彎取直的部份,請見下圖。

MAP|和山路口與興山路謎樣直線段

和山路口的舊線

上面地圖中還有最後一個直線段「興山路」,目前沿線民宅密集,看起來似乎沒什麼異狀,但隱藏在其中卻又出現一座「水管橋」,很難不和「水管路」聯想在一起。(竣工年月?8年12月)

再次打開1921年的台灣堡圖,所有的直線路段當時都已經出現,和縣道186的舊路一路依偎到大樹,順著線型往東邊看,赫然看到「水道取入口」的字樣。

這讓我想到後來的公報中,市高4線(即今日水管路)的終點敘述為「海軍大樹抽水廠小橋」,里程卻只有10.74公里,路線名稱又為「竹仔門~大樹」,實在是兜不起來。但至少可以確定水管路的由來,肯定是在沿線底下所埋設的水管,水管路也才會這麼早出現,又有這麼筆直的線型。

MAP|1921年堡圖上的水道取入口

最後,我再次翻閱pfry大幫我從國圖拍攝回來的早期公路圖,發現市高4線就是圖上一路和縣道186交纏的那條線,最後止在34+655處。對照今日,應該就是興山路尾。而所謂的小橋,很有可能指的是水管橋。(註:里程若扣掉堡圖上的虛線路段,和10.74公里相去不遠。)

但不管市高4線的里程為何,都證明這謎樣的直線段不是縣道186的舊線。

MAP|民國50年的186線路線圖

※2013/10/1補充

感謝底下網友 +育玄林 的留言,打開台灣歷史地圖系統的「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1944年),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段直線段、甚至是整條水管路,都是由鐵道(單軌)所改建而來的,丘陵路段甚至還有隧道!網友表示,由這條鐵路串連的各個部份來判斷,包括半屏山北側分岔進入的營區、煉油廠內海軍陸戰隊基地線(廢)、中油側線(廢)、建臺水泥側線(廢),以及與糖鐵南北線的連接、大樹端的黑色圓點(代表官廳或軍事設施)等等跡象,足可推出,水管路以及縣道186後段的直線段,前身應該就是軍事用途的鐵道。

隧道廢線段探勘紀錄

MAP|1944年「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中的縣道186東段


十、高59線 

早期的186線進入大樹後,還繼續往南到九曲堂,其路線大部分即為今日的高59線,從上面的手繪路線圖也可以瞭解走法,下圖為比較詳細的路線圖。

MAP|縣道186尾段舊線

以上十段就是縣道186的舊線整理,不難看出早期的道路路幅相當狹窄,和今日半數路段已拓寬的樣貌截然不同。

但186線仍存有不少已經定型的市區路段,如岡山、大社、仁武、烏材林等路段,也因此保留了很多里程碑,包括了共線段的19k、正線的12、20、21、21.5、22以及25k共7塊,可說是相當多,目前除了20k遭拔除、21k、21.5k消失外,其餘皆仍留在原地。

隱藏在盆栽中的舊里程碑
 相關連結  
縣道186

留言

  1. 當地人倉皇而逃.......這未免太激烈了。

    目前南投的縣道舊路除了131第一期位於信義的舊路以及148第一期舊路之前的謎樣里程碑還沒破解以外,其他應該說是有眉目了:)

    131第一期的舊路在信義空照圖其實很不清晰,而且我很懷疑是不是走現在的投59路線,可是都沒有證據。至於148就是永遠的謎了(往中寮路線)

    總之要給你這篇文推一下才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131舊路如果連航照圖都對不出來,看手繪公路圖應該也沒辦法有什麼幫助吧..況且洪氾之後,原有的路跡恐怕都找不到了...加油!

      刪除
  2. 推這篇!解釋得很清楚~也對縣186有了更多的認識~

    回覆刪除
  3.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html
    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圖裡
    謎樣直線似乎是鐵路的遺跡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的回覆!我本篇的推論全錯了!確認後發現的確是舊鐵道遺跡(可能是糖鐵?還跟縱貫鐵路交叉),看起來水管路完全就是由鐵道改建而來的,還繞經半屏山北側接回縱貫線。大樹那邊幾個黑點不知道是代表什麼?圖例上似乎沒有標出意義。

      刪除
    2. 如果沒有錯的話應該是軍事用途的路線~
      半屏山北側分岔之後沒多久就進入到營區內(現在還是營區)再繞進煉油廠內
      海軍陸戰隊基地線(廢)、中油側線(廢)、建臺水泥側線(廢)
      之後通往現在水管路的方向一直到大樹區
      google一下就知道大樹從以前的軍營密度很高
      鐵軌尾端的黑點點在google地圖中還是隱約看得到軍營迷彩的建築物
      依此推斷~這條鐵路有可能是軍事用途的鐵路
      然而會與糖鐵有連接應該是與當時的"南北平行預備線"做結合
      至於那些地圖上黑點點的分布
      主要是給當時1944年美軍轟炸台灣都市重要官廳、軍事設施用的,
      所以官廳、地標、軍事設施特別詳細,主要建築物的平面配置形狀都有出現...

      刪除
    3. 真的很感謝這位網友指正,我已經於內文做出對應修改!讓我對這條路的認識又更進一步了,謝謝 :)

      刪除
  4. 話說我剛剛核查了一下公報與第一代公路圖,發覺岡山到安招沿線的樁號差異很大,例如高33線終點,公報為186線9+372,而公路圖為186線7+400;高37線終點,公報為15+236,而公路圖為13+258,到了高36線(就是現在的高38線)卻又恢復為相同的樁號,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不詳,但是公報本身錯誤還滿多的,也不差這一條就是(遠目)
    對了,最近公路邦多了「整數里程牌」的接龍題目,您要不要也去玩一下(自己提的題目獲得採用就順便推銷一下(喂))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說我已經放棄了 XD 有可能是最早走柳橋東路,後來改介壽路,而公報發布的時間剛好再更改的中間,然後就忘記改了這樣。

      至於公路邦論壇,我的帳號跟密碼都忘記了....囧

      刪除
    2. 不過問題是初代高37終點樁號是K15+236,而高36的樁號是K14+180,總不可能前面的樁號數比後面的還大吧?所以得出結論:公報出錯了,至於造成錯誤的原因不詳(不過至少可以少用一點口水罵人)

      公路邦的帳號密碼......我幫您問問好了

      刪除
    3. 唉~就是因為這一段出錯,導致岡山~燕巢前後的鄉道終點都很難對出來,除了一些比較歷史悠久的固定路線可以判斷,像高31-1和高33線這種的就找不太到路了~要罵誰呢?也沒什麼好罵的,反正就這樣啦 XD

      刪除
    4. 高31-1線...我舉SAN值投降(爛梗別用了),這連第一代公路圖都看不出端倪了...高33線應該是走新庄路→高28逆向共線→大仁路到186線止,不過初代高111線會不會是走溪床過河的啊?因為我記得我有在某年公報看過有鄉道因為沒蓋橋樑,直接走北港溪溪床過河。
      附:要記得改圖啊&政府公報資料索引http://www.twroad.org/road/07history/

      刪除
    5. 高31-1真的是最謎樣的路線了吧 @@ 高33的話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已做對應修正,不過我記得當初查的時候,路線應該是走永樂街,大仁路這一段有經過重劃,所以當初不是今天的樣子。

      另外高111的問題,以前的橋梁不普遍,特別是山區,但也不排除有吊橋或鐵線橋通行,畢竟這兩邊高低落差有點大,這可能得去找一下杉林鄉志才可以知道了吧。

      改圖是說改岡山路段的圖嗎??

      刪除
    6. 檢索系統中「杉林里」有這麼一段描述:

      日治中期以後,不僅交通主軸移往東岸,杉林庄的庄役場也移往崁頂。後來楠梓仙溪中游的交通更有大進展,崁頂與山杉林之間建了吊橋,昭和11年(1936)從旗山圓潭子的大林架設鋼筋水泥的月眉橋,直接通往東岸的月眉,穩定了本鄉經由月眉通往甲仙的道路系統。戰後,因為本村不是主要道路通過地,僅以合森巷作為對外聯絡道路,逢豪大雨時,杉林橋時有封橋、橋面毀損的危險,長期以來發展受限...

      所以戰後就有杉林橋,那我覺得應該不是渡溪了。

      刪除
  5. 我在台1線的初版公路圖(和上面186那張是同款)發現了高31-1(岡山崙子頂)線的線形,然後我竟然找出了一條里程非常接近的推測線(底下連結請直接拉到高雄地區)雖然終點位於下庄子,附近也沒有崙子頂的地名,但是應該沒錯
    https://www.google.com/maps/d/edit?mid=zd5UoCfWkO-o.kSSYyxKw1NS4&usp=shari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公報上終點是寫186線..XD 我覺得最有問題的就是公報的里程或路線起迄點,根本就是在擾亂我們。但如果單從里程來看你的推測是相當符合的,因為除了南邊有一個叫做街尾崙,你推測的路線還有一段路名就叫崙子頂路。

      我之前是一直往港口崙那個方向找,因為港口崙舊稱崙仔頂,比較符合公報的里程,但就是兜不起來。

      刪除
    2. 我個人是覺得兩個樁號都是起點的(也就是說終點沒打上去),不然實在是沒有其他可能性了(繞圈除外),另外高33線(嘉興─後紅)我再核對後,的確是走永樂街沒錯。附帶疑問,之前出現在右側欄位的民國50年高雄道路圖怎麼消失了,這樣就不能和文章一起對照了。
      另附上剛結束的1961道路圖第三階段─嘉義、桃園
      https://goo.gl/HklMfc→嘉義
      https://goo.gl/pKhbNX→桃園

      刪除
    3. 抱歉一直沒時間回,高雄的圖已經加回去了,之前加您的連結時好像不小心誤刪掉 XD 高31-1和高33的我再改顏色根路線囉!

      刪除
  6. 186縣道還有一塊12K碑唷~在安昭國小對面電線桿前默默佇立著。
    最巧的是,經過那麼多次改線後,發現的12K碑竟然在今12K牌前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這塊有去朝聖過了,真的很難得XD 內文已修改!

      刪除
    2. 21.5K的1/2碑消失了?

      刪除
    3. 沒錯~因為附近整地的緣故

      刪除
    4. 那真是太幸運了,我已經先拍到了~

      刪除
    5. 哈哈 ~ 那應該是一陣子之前拍的吧?

      刪除
    6. 2017.8月拍的

      刪除
    7. 【報告】2018/12街景發現21.5K之1/2碑仍存!

      刪除
    8. 真的假的XD 那可能是我眼拙了!!

      刪除
    9. 哈哈~在這裡^^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2.7340929,120.3487911,3a,15y,322.59h,76.87t/data=!3m6!1e1!3m4!1sSCwUsmn3GmWS326jbhbx0Q!2e0!7i13312!8i6656?hl=zh-TW

      刪除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