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VER|縣道159甲(下) |
前情提要:嘉義|大華公路:縣道159甲(上) 、 番路|紫雲寺旁的起點牌:嘉124-1線
沿著嘉124-1再度回到紫雲寺牌樓前,H大和筆者兩人便循著159甲繼續蜿蜒上山,繼續未竟的旅程。隨著159甲離開紫雲寺後,道路也繼續地往上攀升,此時便見到了矗立在一旁的20K:
![]() |
84|159甲的20K,矗立在彎道上。 |
![]() |
85|繼續蜿蜒而上的159甲。 |
![]() |
86|涼亭一角。 |
![]() |
87|走進涼亭往外看,只能勉強看到一點點東西。 |
![]() |
88|能見度大概不到500公尺。 |
![]() |
89|在159甲主線上可清楚看到嘉124的終點。 |
![]() |
90|隱藏在樹林中的路名牌標明此處是「大華路六段」。 |
![]() |
91|在嘉124終點往159甲看去,右邊是「大湖社區」石碑, 左下角即為圖90提及之「大華路六段」路名牌。 |
![]() |
92|「大湖社區」石碑近拍,右邊似乎是地圖,不過看不太清楚。 |
![]() |
93|石碑旁的意象圖。 |
![]() |
94|嘉124線上也有水牛雕像。 |
![]() |
95|半天岩祈福步道,往下走可以接回紫雲寺附近。 |
![]() |
96|探訪當日的路肩崩塌。(逆) |
![]() |
97|從筆者所站的位置拍出去,大略可以了解崩塌的長度。(逆) |
![]() |
98|護欄整片崩落到下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護欄底部。 |
![]() |
99|遠處是蜿蜒的八掌溪。 |
![]() |
100|遠處的聚落,但地基下方已經有土石流失的現象。 |
![]() |
101|嘉義縣番路鄉大湖國民小學,同時也是「番路數位機會中心」的所在地。 |
![]() |
102|校門口旁的護欄掛著鐵馬驛站補給點圖。 |
![]() |
103|此時才來到159甲的25K。 |
![]() |
104|從25K附近望出去,有一大片的檳榔樹海,甚為壯觀。 |
![]() |
105|農嘉番002牌面上仍將本段159甲標為159乙,須至農路上才能看到。 橫向道路即為159甲,往右回半天岩地區,往左則通往茄冬仔、阿里山石桌地區。 |
![]() |
106|實際上並不到26.5K的超級無敵放大版的26.5K,左手邊為「草地狀元綠豆篁」。 |
![]() |
107|大華隧道群的老大哥-大華一號隧道。 |
![]() |
108|附近山壁的石頭突出,似乎正醞釀著下一次的滾落。 |
![]() |
109|附近山壁已有一些岩石風化的情形。 |
![]() |
110|路旁的護欄早已被砸得面目全非。 |
![]() |
111|一旁的野溪溝渠也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
![]() |
112|這邊的人工溝渠也是一樣的情形。 |
![]() |
113|壯觀的皺褶地形,因時常崩塌已經過刷坡處理。 |
![]() |
114|經過刷坡處理的峭壁。 |
![]() |
115|這邊的山壁相對穩定,上頭開始長滿雜草。 |
![]() |
116|由這張圖可以看出來159甲的險峻。 |
![]() |
117|直上直下的山壁,遠處還可以看到崩落的痕跡。 |
![]() |
118|轉眼間來到的大華二號隧道。 |
![]() |
119|上圖同位置往後拍,可以看到山坡又開始逐漸崩落下來。 |
![]() |
120|與上圖同一方向再往右移,顏色較深者為原本的山壁,左側較白者已經過刷坡處理。 |
![]() |
121|遠處河床上似乎有建造了攔沙壩。 |
![]() |
122|大華三號隧道口新增建的明隧道。 |
![]() |
123|從這裡可以看到明隧道上方仍有持續崩塌的痕跡。 |
![]() |
124|大華三號隧道口。(逆) |
![]() |
125|位於159甲指標29K處的小徑,可以通往大華三號隧道舊隧道,入口處還殘留一條黃色封鎖線。 |
![]() |
126|入口處近拍,可隱約看到一條被踩踏過的痕跡。 |
![]() |
127|縣道159甲指標30K處。 |
![]() |
128|一座橋名(濁水溪橋)與溪名(八掌溪)對不起來的橋,值得注意的是左上角標有「大華公路」字樣。 |
![]() |
129|正值枯水期的八掌溪,河床上盡是大大小小的亂石遍布。 |
![]() |
130|往八掌溪上游眺望的情況。 |
![]() |
131|往下游望過去,也只能看到乾枯的河床。 |
![]() |
132|約莫30.5K處,筆者認為此處是159甲全線路幅數一數二小的地方。 |
![]() |
133|路旁剛好是一片茶園。 |
而在過橋前有另一段直走的道路,為瑞光產業道路。瑞光產業道路可通往茄冬風景區、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水社寮車站,最後可以接上縣道166,適合替代縣道169。
這個路口最讓筆者覺得摸不著頭腦的是在31K附近的一塊方向指示牌,這塊方向牌上頭寫著「159甲,番路」,雖然指示的方向正確,但這塊牌子卻是立在護欄外側。當時H大提出有可能是給另一個方向來的車輛看的指示牌,但筆者認為這樣設立的牌面在車輛行駛時是非常不容易辨認的。
![]() |
134|縣道159甲指標31K處,須右轉過橋。 |
![]() |
135|往瑞光產業道路的入口有許多花花綠綠的指標。 |
![]() |
136|迷你版的方向指標。 |
![]() |
137|設立位置非常奇怪的方向指標。(逆) |
![]() |
138|雖然是野溪,但河床也經過整理。 |
![]() |
139|路邊非常顯眼的大石頭。 |
![]() |
140|疑似路基下陷造成柏油路面出現高低落差。 |
![]() |
141|裂縫延伸道水泥壁上,將牆壁拉得四分五裂。 |
![]() |
142|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眺望遠方的小聚落,下方的河床也經過整理。 |
![]() |
143|往上圖左邊看過去是長這樣。 |
![]() |
144|這段道路的路基很明顯的已經下陷許多。 |
![]() |
145|由這張圖大約可以了解下陷的程度有多嚴重。 |
![]() |
146|越過護欄看邊坡,下方都是崩落的水泥塊。 |
![]() |
147|下陷段另一邊的樣子,上方的房子已經有傾斜的現象。 |
![]() |
148|下陷段附近的全景圖。 |
![]() |
149|由另一端往下陷段拍攝的樣子,若筆者所在地是原高度的話,粗估拍攝當時下陷已達3公尺。 |
![]() |
150|路面坡度之大,足以一窺下陷的嚴重程度。 |
![]() |
151|邊上坡邊在轉角處看到另一處崩塌剛被清理過。 |
![]() |
152|開始下陷的路肩與護欄,下陷起點處放了一個三角錐示警。(逆) |
![]() |
153|設置位置很奇怪而且斷頭的159甲34K。 |
![]() |
154|159甲指標35K處。 |
![]() |
155|頂笨仔聚落內的景點導覽圖,鉅細靡遺地列出了周邊的景點。 |
![]() |
156|頂笨仔「開心廣場」內的「頂笨仔」聚落名稱意象。 |
![]() |
157|樹枝交界處的一坨不明物體,疑似是蟻巢。 |
![]() |
158|對焦失敗很多次才拍下來的大蜘蛛,正結好了一大張網等待獵物上門中。 |
![]() |
159|一株正在盛開的櫻花。 |
![]() |
160|離開頂笨仔聚落,往前為驛馬溪產業道路(福華公路),可通往奮起湖地區; 往右過橋續行則為縣道159甲,可通往石桌地區,接上台18線及縣道169。 |
![]() |
161|縣道159甲指標40K處。 |
![]() |
162|過於嶄新的橋樑與明顯有重畫過的標線,這很明顯是有改線,馬上下來探勘! |
![]() |
163|標線近拍,還可以看到護欄後面的舊路。 |
![]() |
164|造成改線的元凶-一處大崩塌。 |
![]() |
165|在橋上拍攝舊路的另一端,已經被大量的石頭覆蓋。 |
![]() |
166|疑似是舊橋的落墩處。 |
![]() |
167|舊橋橋下的護坡,已經被襲擊得鋼筋外露。 |
![]() |
168|舊橋本端倒是被茂密的植物覆蓋住。 |
![]() |
169|舊橋另一端的護欄外側也有大量土石及樹幹堆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哪一端是致災側。 |
![]() |
170|上圖護欄外近拍,堆積的土時簡直快漫過護欄。 |
![]() |
171|舊橋另一端的新橋面,上面也有土石殘留的痕跡。 |
![]() |
172|又開始災情探勘了!另一處龜裂的牆面。 |
![]() |
173|龜裂傾斜的路面,可以看到水泥護欄已經呈現半傾斜狀態。(逆) |
![]() |
174|靠山壁側的正常路面與傾斜路面的對照。(逆) |
![]() |
175|圖172~174的全景圖。(逆) |
![]() |
176|紐澤西護欄外新鋪的柏油已經嚴重龜裂。 |
![]() |
177|此處可以看到對面的頂笨仔社區。 |
![]() |
178|一個不注意已經開始漸漸起霧了。 |
![]() |
179|縣道159甲指標45K,終點就在前面不遠處。 |
![]() |
180|終點附近的茶園,石桌地區此時早已被漫天大霧壟罩。 |
![]() |
181|道路的另一邊也同樣被大霧覆蓋。 |
![]() |
182|45K附近回拍與當時還沒換車的H大。(逆) |
![]() |
183|終點附近的指示牌,被大霧壟罩總覺得多了一層神祕感。 |
![]() |
184|抵達終點!縣道159甲,全長45.554K。 |
![]() |
185|Zoom in 一點,可以看到牌面有貼紙覆蓋的痕跡。 |
![]() |
186|鏡頭拉遠,讓終點牌與遠方台18線(黃色路燈處)合照一張。 |
159甲的探勘告一段落後,筆者與H大隨即至附近的超商休息、補充體力。將近下午五點,筆者與H大從石桌出發,先順路到二延平附近看了落日:
![]() |
187|落日餘暉,配上尚未完全散去的雲霧。 |
![]() |
188|雲霧翻騰,卻早已看不見落日的輪廓。 |
![]() |
189|嘉129與嘉131的起點。 |
經過簡短的傷勢查看後,筆者與H大臨時在甲仙又多停了一次。在甲仙三冠王冰城吃完一球令身心放鬆的芋冰後,H大說要給筆者一個驚喜,於是帶筆者走到了店外:
![]() |
190|覆蓋一張位於甲仙三冠王冰城外的台20線59K里程碑照片,結束這篇文章! |
真的是鉅細靡遺!看完這篇才回想起當年(?)的旅行過程XD 真是辛苦你了,要是這樣的天氣我恐怕是拍的意興闌珊,沒想到你還能抓到這麼多小細節。那天沒看到遠景真的是蠻可惜的,要不然至少也要看到地標大湖尖山才對~~
回覆刪除另外補充幾點,過去一年159甲真的變化蠻大的,包括最近拓寬+改線的客庄-半天岩段,就連茄苳仔#132圖所述的最窄處也已經拓寬,#140-#150路基下陷處上次經過已經拓寬且鋪平,根本看不出下陷過,但#173後面那幾張地滑的情況還是挺明顯的,希望不要有大災情。誠如文中所述,拍照留下的是
當下的那一刻,世界瞬息萬變,只能盡力留下紀錄了。
最後,騎車千萬要小心啊!!(我還真的不記得高134有路肩崩塌處)
下次換你帶頭騎,你就會記得很多事情了XDDD
刪除高134那邊我帶頭的,騎到一半有個陡下坡,接著路寬只剩下一半,超刺激!
159甲客庄-半天岩段本來上禮拜有機會走的,不過後座乘客希望走阿里山公路,所以就臨時切嘉124接台18去了,殘念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