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台9乙線是在民國102年6月時公告的,由台9線的更生北路綠色隧道北口開始,經過太平橋跨越太平溪,直往南經過卑南鄉的行政中心,再接回台9線,可視為台9線的外環道路,不需要再進入台東市區徒增路程。
台9乙改編自東37線及東55線,全長僅3.4公里。本路線自民國50年便已出現,只是當時僅為鄉道,後來因重要性增加而逐段拓寬,也符合用以紓解交通流量的外環道性質。
首先是台9乙起點這一段路,從台9線分出後,馬上就有太平橋越過太平溪。本次造訪時,太平橋銘牌上註記該橋為民國88年2月竣工,拓寬的時間可能比其他路段都來的早。
民國50年的公路地圖上,本路線就已經出現雛型,可見發跡甚早。經建一版的地圖上,也存在本路線,但當時太平橋一段的路形與今日並不同,後來的地圖雖然有變化,但版本先後路徑有異,恐怕可信度不高,僅能推測太平橋段在民國88年前可能有其他路線。而東37線這一段,則約是在2007年~2008年之間拓寬的,民國97年間還有報載本路段拓寬進度落後的消息。
台9乙由東33線改編的路段大多已經拓寬為四車道,沿途主要以果園景象為主,有零星房舍,尚未有大規模的開發。一直到太平村聚落中心,才有較稠密的民居,該處亦為卑南鄉鄉治所在地。
網路上搜尋本路線,大多是過太平橋後沿著堤岸往利嘉林道的交通指引,可見利嘉林道的熱門程度。
轉進原本的東55線後,台9乙路幅也變得比較狹窄,且東37轉東55這個轉彎有點不太自然,死角過大,且為五岔路口,不曉得會不會有人誤會方向。
路線沿革》
相關路線》台9線、台9乙舊線
相關景點》暫無
相關連結》暫無
台9乙改編自東37線及東55線,全長僅3.4公里。本路線自民國50年便已出現,只是當時僅為鄉道,後來因重要性增加而逐段拓寬,也符合用以紓解交通流量的外環道性質。
![]() |
今台9乙線一景,幾乎全線都為四線車道,僅末段為二線車道 |
![]() |
台9乙起點處(逆樁號),有設置起點大牌。右轉即為更生北路的綠色隧道 |
首先是台9乙起點這一段路,從台9線分出後,馬上就有太平橋越過太平溪。本次造訪時,太平橋銘牌上註記該橋為民國88年2月竣工,拓寬的時間可能比其他路段都來的早。
民國50年的公路地圖上,本路線就已經出現雛型,可見發跡甚早。經建一版的地圖上,也存在本路線,但當時太平橋一段的路形與今日並不同,後來的地圖雖然有變化,但版本先後路徑有異,恐怕可信度不高,僅能推測太平橋段在民國88年前可能有其他路線。而東37線這一段,則約是在2007年~2008年之間拓寬的,民國97年間還有報載本路段拓寬進度落後的消息。
![]() |
太平橋頭(逆樁) |
![]() |
台9乙線指標1公里處,已是四線大道的水準 |
台9乙由東33線改編的路段大多已經拓寬為四車道,沿途主要以果園景象為主,有零星房舍,尚未有大規模的開發。一直到太平村聚落中心,才有較稠密的民居,該處亦為卑南鄉鄉治所在地。
網路上搜尋本路線,大多是過太平橋後沿著堤岸往利嘉林道的交通指引,可見利嘉林道的熱門程度。
![]() |
台9乙線指標2公里處(逆樁) |
![]() |
路邊老厝(這其實在東55線上拍攝的) |
![]() |
高矮錯落的房舍(這其實在東55線上拍攝的) |
![]() |
台9乙線一景(逆樁拍攝) |
![]() |
卑南鄉公所,位於本線主要的岔路口附近(東37/東55) |
![]() |
太平村路口,前方路口須左轉,即原東55線 |
轉進原本的東55線後,台9乙路幅也變得比較狹窄,且東37轉東55這個轉彎有點不太自然,死角過大,且為五岔路口,不曉得會不會有人誤會方向。
轉過最後一段路後,台9乙就直往終點豐田而去。
![]() |
台9乙線2.5公里處 |
![]() |
指標3公里處,即將抵達道路尾聲 |
![]() |
終點前指標,豐田 |
![]() |
台9乙線終點大牌,接台9線 |
![]() |
這一面指標有誤(逆樁),台9乙應該拿掉 |
路線沿革》
- 民國50年|台9乙線為「馬蘭 - 台東」,里程2.115公里,即今日台東更生路。
- 民國65年|台9乙改為「檳榔 - 大南」,里程9.379公里。本路線原為東25鄉道,此後至102年皆維持本路線,僅里程上有變動。
- 民國102年|台9乙改為「太平 - 豐田」,里程3.409公里,本路線改編自東37和東55線,原路段解編。
相關路線》台9線、台9乙舊線
相關景點》暫無
相關連結》暫無
留言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