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20甲線於民國66年編成,屬南橫公路聯絡池上的支線。當時的里程仍註記著起點至1.2公里處不通,想必是初來橋尚未完工之故。
 |
COVER|台20甲線途經農場地,遍植樹林如綠色隧道 |
 |
台20甲起點附近的農田,遠方為初來橋 |
 |
南橫公路上的分離式標誌(逆樁) |
 |
台20甲起點牌,初來橋 |
初來橋為台20甲最重要的橋梁,跨越卑南溪,建於民國66年(1977年),原本橋寬僅7.5公尺,2009年後因莫拉克風災進行橋梁總體檢,公路局決定於初來橋原址旁改建新橋,次年(2010)9月完工,橋長870公尺,寬度12公尺,比舊橋多了慢車道。
初來橋是池上對外聯繫的重要建設,在民國48年前,池上對外並無公路橋梁,往台東的方向必須涉水而過,民國48年始有鐵公路兩用橋,民國66年初來橋完工,才有正式的公路橋梁,而現在台9線走的池上大橋,則是民國72年才完工通車。
台20甲的路線自日治時期便已存在,只是初來橋一直沒有貫通罷了。該橋的興建,也讓前往南橫的遊客可以選擇由池上端進入,方便許多。本線過了卑南溪後,就一直在廣大的台糖土地上穿梭,途經錦屏、陸安兩個小部落,最後直奔池上市區。沿途的台糖地上種植許多密林,讓這條路也有著綠色隧道一樣的風貌。
 |
初來橋 |
 |
山側的南橫公路 |
 |
被汙染的卑南溪 |
 |
過初來橋後,台20甲轉為祥和的田園景觀 |
 |
指標2公里處,前方進入池上鄉範圍 |
 |
走了很長一段綠色隧道,來到道路突然開闊處,就代表要到池上了 |
 |
池上市區內的路段都已經開闢為四線道,植滿不同的路樹,最顯眼的當然是台灣欒樹了 |
 |
來到花東線鐵路平交道 |
 |
終點前 |
 |
台20甲終點牌,接台9線,終點大小牌面設在不同處 |
路線沿革
- 民國66年|台20甲線編成,起訖點為「新武呂-池上」,路線公布時初來橋尚未完工,故標註起點~1k+200未開闢。
- 民國75年|台20甲線起訖點改為「初來-池上」,里程5.729公里。
拍攝日期
2014年10月10日
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2日
更新紀錄
暫無
相關路線
台20線、台9線
相關景點
無
相關連結
無
留言
張貼留言
無Google帳號者,請選取「名稱/網址」留言,請協助配合,謝謝。匿名留言者可能會遭系統判定為垃圾留言,而無法即時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