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31線是高雄位處深山中的一條區道,前身為縣道185。縣道改線後,由本編號替代,高131線自水冬瓜開始,都沿著荖濃溪的右岸在山中築路,沿途聚落不多,主要有水冬瓜、獅額頭以及紅水坑。本線全長有11公里餘,幾乎都是單線車道,可一窺過往山區縣道的風貌。
不過,水冬瓜後的路段至獅額頭之間,有近約4公里的路段受莫拉克風災影響整段崩毀,至今尚無復建計畫。
高131線北段路線不長,僅能通至水冬瓜,再過去的路段雜草叢生,我也不太敢再繼續走下去,就只在上面相片處停留,另一頭則可眺望台27新發大橋附近景致,但視野也不夠廣。回來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還發現這路段因為太偏僻,今年(2014)六月,還發現一具無名女屍,還真的是嚇死人...
報導連結已失效,但確實就是我停留地點的前方草叢。
由於高131線水冬瓜過後的路段臨荖濃溪的攻擊岸,莫拉克風災時禁不起大雨沖刷,有將近四公里的路段完全崩進溪裡,幸運的是該路段似乎沒有聚落。而這崩毀的路段到今日也沒有復建打算,與附近的高133一樣成了中斷的區道,且重建遙遙無期。
要探訪另一端,可循台27線往南,經由獅額頭大橋過荖濃溪,即可抵達高131線約5公里處。
2010年在探訪這地區鄉道的時候,曾經走訪高131南邊的路斷處,因為被狗追得很慘,所以這次沒打算進去,只在獅額頭附近看了一下,就繼續當日的旅程。路斷處可參考上方相片。
上方這個紅水坑橋也是莫拉克後重建的,當初由南往北走訪高131線時,就是因為這裡封路,結果只得繞道彩蝶谷的產業道路而行,當初在陰鬱的午後走在這杳無人煙的山區,可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畢竟彩蝶谷並非熱門觀光去處,莫拉克後更是慘淡無比,附近產業道路路況也不是很好,岔路又多,深怕不小心就迷路了(這次去倒是修得還不錯,起碼一半有柏油路面)。
路線沿革》全線前身為縣道185(台27線前身)
拍攝日期》2014年9月13日
相關路線》台27、台27甲
相關景點》彩蝶谷、締願寺
不過,水冬瓜後的路段至獅額頭之間,有近約4公里的路段受莫拉克風災影響整段崩毀,至今尚無復建計畫。
高131線幾乎全線都是山區的單線車道 |
【01】高131線的入口位於台27線上,有清楚指標 |
【02】但是入口起點牌已消失,也無法通行至南段 |
【03】原起點牌
|
高131線北段路線不長,僅能通至水冬瓜,再過去的路段雜草叢生,我也不太敢再繼續走下去,就只在上面相片處停留,另一頭則可眺望台27新發大橋附近景致,但視野也不夠廣。回來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還發現這路段因為太偏僻,今年(2014)六月,還發現一具無名女屍,還真的是嚇死人...
報導連結已失效,但確實就是我停留地點的前方草叢。
【08】眺望新發大橋南方的路段 |
【09】高131線後續的崩毀路段 |
【10】在台27線上往北眺望高131崩毀路段(臨溪的山崩處) |
由於高131線水冬瓜過後的路段臨荖濃溪的攻擊岸,莫拉克風災時禁不起大雨沖刷,有將近四公里的路段完全崩進溪裡,幸運的是該路段似乎沒有聚落。而這崩毀的路段到今日也沒有復建打算,與附近的高133一樣成了中斷的區道,且重建遙遙無期。
要探訪另一端,可循台27線往南,經由獅額頭大橋過荖濃溪,即可抵達高131線約5公里處。
【11】獅額頭大橋 |
【12】逆樁拍5公里處,前面這隻狗被貓趕出來後又被我嚇到,一整個狼狽 |
【13】獅額頭以北的路段 |
![]() |
【14】獅額頭以北路斷處(2010/10攝) |
2010年在探訪這地區鄉道的時候,曾經走訪高131南邊的路斷處,因為被狗追得很慘,所以這次沒打算進去,只在獅額頭附近看了一下,就繼續當日的旅程。路斷處可參考上方相片。
【15】5公里處,獅額頭 |
【16】過獅額頭後,高131又回歸到山林本色,一路都是茂密的叢林景觀,無甚特別
|
【17】紅水坑橋(民國98年12月重建) |
上方這個紅水坑橋也是莫拉克後重建的,當初由南往北走訪高131線時,就是因為這裡封路,結果只得繞道彩蝶谷的產業道路而行,當初在陰鬱的午後走在這杳無人煙的山區,可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畢竟彩蝶谷並非熱門觀光去處,莫拉克後更是慘淡無比,附近產業道路路況也不是很好,岔路又多,深怕不小心就迷路了(這次去倒是修得還不錯,起碼一半有柏油路面)。
【18】紅水坑溪對岸的東溪山莊,為私人的度假/居住山莊 |
【19】途經人造林 |
【20】紅水坑,因土色暗沉得名 |
【21】全線目前就只發現這張牌面,足證為縣道185的前身 |
【22】指標9.5公里處,左側圍牆後為締願寺 |
【23】這麼舊的地名牌還留著,我卻覺得很有味道 |
【24】即將進入六龜市區 |
【25】六龜市區內,指標11公里處,路幅依舊是單線道 |
【26】特地繞進來六龜區公所看一看,因為當初的縣道184終點一度在這裡 |
【27】六龜臨高131線有很多老屋舍 |
![]() |
【28】舊高131線終點(區公所岔路旁)(2010/06攝) |
【29】目前終點牌位置,接台27甲線 |
路線沿革》全線前身為縣道185(台27線前身)
拍攝日期》2014年9月13日
相關路線》台27、台27甲
相關景點》彩蝶谷、締願寺
哇,以前只注意縣道、市道等級以上的斷路,沒想到區道、鄉道更慘QQ
回覆刪除莫拉克重創高雄山區,許多路段都已掩埋在土石底下,高133線也是如此,有時真的是一轉身便無緣再見
刪除之前看GOOGLE地圖時,曾以為台27線那段的「高131」是誤標上去的,之後看了此文章才知道原來是中間有路被沖斷!然後「六亀」那類型的牌子好像英文常常拼錯!O→Liukuei X→Liukui,之前看到「北門」拼成Paimen O→Peimen
回覆刪除都過那麼久了,如果沒有復建也是會被世人遺忘的~這條路重要性並不是那麼高,未來北段應該會直接解編吧。
刪除至於過去地名牌的拼音錯誤,我倒是沒有注意到,或許過去對拼音並沒有那麼考究,加上使用的拼音系統混亂才造成的吧?
因為現在有太多種拼音法用在路牌上,常常看到同地名不同英文翻譯的牌
刪除六龜:通用拼音Liouguei;漢文拼音Liugui;威妥瑪拼音Liukuei(查了一下Kui和Kuei都有在用,但比較正確的應該是Kuei),南68線六甲路段的「龜仔港」地名牌是寫「Kueitzukang」
現在定調都是使用漢語拼音了,所以過去的通用拼音和更久遠的威妥瑪拼音需要改就沒有疑義,只是政府並沒有強制需要全面更改。我個人對拼音倒沒什麼特別要求,只是好奇漢語拼音中像是C這種外國人看到真的知道是ㄘ的音?q則變成ㄑ的音?
刪除說到拼音就讓我想到台17線120K附近有個叫做過溝的地方,不管是哪種拼音感覺都很容易混淆呢(Cuo Cou / Guo Gou)。
刪除個人是覺得用漢文拼音最好,威妥瑪拼音有不同字同英文的問題(ㄓㄨㄥ,ㄔㄨㄥ都是Chung),通用拼音則是ㄑ和ㄘ會搞混(「Ci」是「七」還是「次」?)
刪除過溝如果要用威妥瑪拼音是「Kuo Kou」才對,「Cuo Cou」注音是「ㄘㄨㄛ ㄘㄡ」
支援過溝舊牌:https://rdwrertaiwan.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19.html
刪除CG不分應該才是過溝牌錯誤的主因吧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