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中有提到原本要找那瑪夏到關山的路,但是因為找不到相關指標,就改變計畫走青山產業道路到茶山,從曾文水庫和台3線回去,又剛好在民生橋前面看到高134的指標,引起我的好奇心,於是又繞進去看了一下。
台21線上的「高134」指標 |
![]() |
MAP|高134線暨玉打山路線圖(點圖放大) |
不過很不幸的是,民生橋前這一條原本列為高134線的道路,自從風災後部分路段坍塌,就一直沒有再修復,路上也只了鋪了水泥,路線終止處僅一棟廢棄民宅。所以這新設高134線牌面看來光鮮亮麗,卻是哪裡也到不了。不過這也揭示了高134線也許真的存在,只是牌面一直沒有放上去罷了。
上青山、茶山產業道路,現在都改走三明火一線,印象中原本柏油鋪面不是那麼好,但是現在全線走起來就像有養護的公路,行駛起來非常舒服,而路線也變成上坡、下坡再上坡的模式,畢竟這不是最初始的路線。未來待市府研議更改路線,可能高134會改走現行由三明火附近上山的路線,沿線也會設置標誌。以前造訪這條產道的相片可以參考這裡。
【01】青山產業道路(新線) |
【02】沿途密林夾道,非常舒服 |
【03】綠蔭 |
【04】中吉巴谷橋 (2012年12月竣工) |
【05】沿線景致 |
【06】接回原線 |
【07】指標放大 |
上面這處髮夾彎為新舊路會合之處,我先從右邊下山去找找原本的路線是否還可以使用,意外的居然還通到了溪旁,也還有車輛行駛。
【08】眺望達卡努瓦,下方橋樑為達卡奴瓦橋 |
【09】北段路斷處,但一旁仍有碎石路可通往山上 |
【10】民宅多已廢棄,僅剩少數幾戶 |
【11】舊的指標還在 |
【12】原本的產業道路尚未廢棄,仍可通到那努姆(民生二村、大光社區) |
【13】這是原本的青山產道,隔著旗山溪與達卡努瓦相望 |
【14】迷你連續彎路牌 |
【15】路途景致 |
【16】對山眺望達卡努瓦 |
【17】山下的道路,原本是青山產業道路上山的途徑 |
【18】眺望民生平台 |
![]() |
【19】終於拍出一張拼接圖 |
【20】青山產業道路以連續髮夾彎上山 |
【21】向北眺望,右方為那努姆(原民生二村大光社區) |
【22】少部分僅單線通行 |
【23】復古的險上坡路牌 |
![]() |
【24】旗山溪,和以前上三明火看的景象有點類似 |
【25】遠山上的聚落 |
據維基百科引述的來源,高134線起訖點為「石峽內-三民」,里程為12.000公里(舊資料為700公尺),公路前編號為跨縣市道路嘉高133線。不過嘉高133線應該是原本大埔拱橋附近,和嘉129-1線隔溪相望的跨縣市山區道路,以前看地圖的確是跨過縣界後沒多久路便終止,700公尺倒是有那麼一點可能性。
不過照現今編號出現的地點來看,也許高市已經將高134線改編至青山產業道路一線,畢竟原本的道路若真的無法通行,實在也沒有編號的必要。最後附上一張Google街景圖的嘉高133線起點相片。
因天候及時間因素,這一次青山產業道路僅走到青山便止,轉而隻身上玉打山的觀景台看看。
路線沿革》
2014年10月1日|公告編成高134線「石硤內 - 那瑪夏」里程12.034公里。
拍攝日期》2014年4月13日
相關路線》台29線
相關景點》三明火、玉打山觀景台
不過照現今編號出現的地點來看,也許高市已經將高134線改編至青山產業道路一線,畢竟原本的道路若真的無法通行,實在也沒有編號的必要。最後附上一張Google街景圖的嘉高133線起點相片。
![]() |
【26】嘉高133起點的確是大埔的石硤內 |
因天候及時間因素,這一次青山產業道路僅走到青山便止,轉而隻身上玉打山的觀景台看看。
路線沿革》
2014年10月1日|公告編成高134線「石硤內 - 那瑪夏」里程12.034公里。
拍攝日期》2014年4月13日
相關路線》台29線
相關景點》三明火、玉打山觀景台
高134線八成準備公告新編了http://www.thb.gov.tw/TM/Files/Webpage/201401/27_20140127%E9%AB%98%E9%9B%84%E5%B8%82.png
回覆刪除這張圖記得有看過,我很期待高雄市的鄉/區道路線可以快點正式公布,要不然都是隱藏版的好亂啊
刪除對了,關於高126、高137二線,請問您有沒有起訖點地名和里程資料?
刪除沒有耶!這兩條路在我目前的認知現在是缺號的。
刪除http://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ICEFTP#.E5.8D.9785
刪除這裡面的 高雄市鄉道缺號整理 有提到:
原高126線:65年後新編造成的缺號,推測為內門區某處山路
(原高134線):由原嘉高133線改編而來,嘉義段改為嘉133線,但高雄境內路線不明,僅為700公尺,可能為茶山產道
原高137線:65年後新編造成的缺號,推測為內門區308高地這附近的山路
所以才會問看看,不過也許是預留編號就是。
推測現在的高134線如果不是青山產道就是舊的嘉高133高雄縣尾段路線,原因如文末所述。高126、高137線因為我手邊的資料只有民國50跟65年這兩份,最大的編號就是到高125線,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寫成65年後新編造成的缺號?
刪除另外以前時代留下來的缺號到底現在有沒有補齊我也不知道,主管單位一直沒有公開這方面的資訊,只能像從您提供的地圖中去推測。像維基百科也把高48線列出來一直讓我感到非常不解,這條路應該是大社中山路南側的那條小巷子,然後過金龍街之後到觀音山的路段被縣道186甲吃掉,但以養護狀況來說,我根本不覺得這還是一條鄉/區道,現在應該要被當成缺號的路線才對。(總之目前高雄鄉道的編號整個就是非常的迷惑,到底是有沒有要重新編號阿...XD)
今天收到工務處的回信,僅表示「高134線為臨近嘉義路段並未改線」,以及目前指標處的道路為那瑪夏區「自行維管的產業道路」。但沒有針對詳細路線做說明,僅供參考。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