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高133線:復建路迢迢

高134線出現之前,高133線恐怕是高雄地區最深山的鄉道。本線其實在莫拉克前,就是重要的風景區道路,北連寶來、南迄新發,沿途又有不老溫泉區、荖濃溪泛舟等重要觀光資源,重要性不在話下。無奈莫拉克風災對高133沿線帶來嚴重的災害,該區域的觀光也從此一厥不振。2012年6月泰利颱風侵襲,高133線又再度道路中斷,2019年也曾經施作河床便道,但隨即又遇到大雨遭沖毀。直至2021年12月,原路線4K中斷處才以臨時便道的形式通車。

封面|高133線為處荖濃溪左岸,沿途都可眺望廣闊的溪谷風景

一般人的路線安排,應該都是由高133線的終點進入,故本次紀錄前段也由終點進入,僅拍攝到當時道路中斷處止(約4K處)。

過了台27線的新發不久,就會看到高133線的終點處,一旁的黃色警示牌仍寫著道路中斷,但不死心的我,仍是往內騎了進去,期待著也許只是告示牌沒拆,但也心知肚明這是不太可能的。

2010年的鄉道探訪中,最遠就是沿著高133線至寶來,再走台20線折返。當時恰逢莫拉克風災後一年,沿線仍是滿目瘡痍,雖然道路暢通,但恐怕有五成以上的路段是在土石中穿越的。

【01】高133線終點,接台27線

【02】很快就可以看到新寶橋的蹤影

【03】高133線是觀賞荖濃溪風光的最佳地點

高133線有幾段路和荖濃溪離得很近,受到河川攻擊的緣故,造成像是8.5K後這一段較嚴重的災害,其他路段因風災及地震後地質不穩,也出現地滑現象,進而造成許多路段土石坍方,無法通行。但走在這條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寬闊的溪流地形和對岸的景致風光,台27線剛勁的新發大橋,在這條路上也可以一覽無遺。

八八風災時,不少荖濃溪的支流將原有道路的舊橋沖毀,後來重建的橋梁幾乎都是同一型式,採白色鋼骨的拱形跨越橋樑,例如新寶橋、新開橋以及紅水仙橋。這些巨大的鋼骨橋梁,在對溪的台27線旅行時,也都成了醒目的地標。

【04】新寶橋,民國100年10月竣工

【05】由中鋼捐贈的新發大橋,僅兩處落墩

【06】路途景緻

彩虹山大佛
車至新開,比較著名的就是彩虹山大佛。而八八風災時,山後的土石崩洩而下,幸好有大佛以身軀擋住土石,將泥流一分為二,才讓下方的餐廳工作人員悻免於難,這也成為這個地區的一段佳話。

造訪時,大佛入口的道路並不如過往良好,只是碎石路而已,園區內也是一片土石,看似還在施工整建當中。特別的是大佛的手居然多出了一對在地上,不知道是否與當初佛像救人的事件有關係。

雖然大佛救了數人,但在北方的新開就沒那麼幸運,風災那晚土石淹沒了一整鄰的屋舍,導致有28人因此喪生。

【07】彩虹山大佛入口

【08】彩虹山大佛,右側不知為何多出了一對手

【09】新開村

【10】新開紀念公園

新開
新開紀念公園所在地為新開國小新發分校的舊址(88學年度即廢校),紀念當初因八八風災被土石掩埋的第23鄰。在地居民希望以「紀念於無形」的設計主軸來規畫公園,所以主要以藝術家創作的藝術鋼雕「蛻變中的蝴蝶」,象徵蛻變新生的積極人生態度。新開紀念公園於2011年8月7日啟用,設有追思廣場、教育廊道等。

【11】穿越土石的道路

新開橋
舊新開橋原為一跨越不老溪的預力混泥土橋梁,長約13公尺,受莫拉克帶來的土石流而沖毀。後續重建的新橋則截彎取直,以鋼拱橋越過不老溪和土石流崩塌區,橋體採雙拱肋鋼拱橋設計,並在兩側配置斜向吊索。新橋長120公尺、寬9公尺,總經費2億2千多萬元,不但結構穩定安全,還有耐震的功效。原本的溪床並搭配護岸和上下邊坡整治計畫,使附近道路能夠安全無虞。

【12】新開橋(民國101年5月3日通車)

【13】原新開橋路線

【14】2010年拍攝的新開橋路段

不老溫泉
過了新開橋,就到了不老溫泉區,高133線上最主要的觀光景點就是這裡。不老溫泉早自民國59年就開始開發,據說溫泉水洗了有回春的功效,所以命名為不老溫泉。但經過風災摧殘,溫泉區的人氣已直線下滑,這次經過時,除了路上維修的工人,也沒有看到什麼觀光客。而由網路上搜尋,似乎也不是有太多人前往造訪,也許真的盛況不如以往了。

另外,不老溫泉區也有不老步道、美崙山步道可供遊賞,附近還有一棵知名的的夫妻樹,但通往該處的路徑已經毀損,尚待修復。

【15】不老溫泉村

【16】不老溫泉村

【17】新舊路分岔處,可惜我這次去錯過了

道路中斷~寶來
過不老溫泉區,高133線分為兩線,上線為舊路,已崩毀亟待復建,下線為河床便道,先前2010年去時有鋪柏油,在土石堆中陡上陡下,但這次造訪卻漏了進去,所以不知近況。若暢通應可直接通到寶來,但一想到終點處特意弄了塊牌子叫人別進去,想必是又給崩下來了。

高133線會再度中斷,是因為遭受101年的610水災以及泰利颱風影響,導致3K+800至4K+250上邊坡發生大規模滑動。由地圖看來,該路段剛好位在荖濃溪的攻擊岸,經溪水長期沖刷,山坡早已脆弱不堪,而上下線也正好在這裡接回。若因路基流失無法再走河床便道,加上修復金費龐大,也難怪此段遲遲無法復建,道路也漸漸荒蕪。

不過,上線(舊線)還花了2億2千萬大錢蓋了座鋼骨結構的紅水仙橋,料想是要採原線重建,只是經費上沒著落,也才一直延宕至今。

【18】紅水仙橋,民國101年7月竣工

【19】一路上都有護欄擋道

【20】路邊小落石

【21】荖濃溪谷向北遠眺

【22】寬景圖

【23】路斷處

這一次誤走原線,以北的路線也沒特意去探訪。而接下來的路段,其實街景圖上都看的到,比較特別的是高133線北行至蘇羅埔後,原本是採直行沿著山壁通抵寶來,原路基遭大水沖毀後,才又在臨溪的堤岸上蓋了新路,這在街景圖和舊地圖上都還看得出大概,所以高133線在蘇羅埔才會有一個特別奇怪的轉彎處。

而路途續往北,就抵達寶來了。

【24】2010年造訪時的便道

【25】原指標3公里處,一個美麗的錯誤(2010/6)

【26】高133線的起點,位於寶來

2021年12月,高133線原址便道通車,該工程於2021年1月開工,總經費約4200萬元,施工路段路寬7公尺、長423公尺。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表示,原址是沿山壁修築,部分較破碎、脆弱路段,後續改採高架橋樑。

【27】高133線約4K處的臨時便道修復

【28】3.5K處的蛇籠

路線沿革》
暫無      
拍攝日期》2010年6月27日、2014年9月13日、2021年12月5日
相關路線》台20線、台27線
相關景點》不老溫泉

留言